沒有某些牛人披星戴月一年如一日的執著,亦沒有某些猛人破釜沉舟非北大不上的決絕,對本文作者而言,放棄做律助而背水一戰考北大法碩只是生命中的一次經歷,經歷過后,不管結果如何,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歡迎進入:2010考研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研 論壇
07年畢業之后,很幸運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律師助理,本以為在律所過了司考同樣可以有所作為,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我不得不低下了頭。律所的工作很忙,經常要出差,07年的7月跑遍了江蘇各個省市,每一次都是匆匆的去,匆匆的回。而且都不是在上班時間內,導致自己司考報了名卻根本沒有時間復習,07年的司考于是夭折。
8月底的時候,我師傅跟我談了很多關于以后執業發展的事,司考沒通過前做律助是相當不利的,收入不高,養活自己都有困難,把通過司考的幾年花在做律助上,其實是很不劃算的。恰好那時候南京大學的一法律碩士來我們所實習,他在研究生期間通過了司考,而且通過兼職賺的錢比我全職還多。當時我就狠下心,準備辭職。幸好老板人很好,沒有要我交違約金,并且鼓勵我要迎難而上,爭取08年考上北大。帶著師傅的囑咐和期望,我踏上了回家的火車。那一刻,走得好決絕。(回家備考基于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南京消費很高,特別是房租,辭職后沒那么多錢。另一方面則是孤身一人在外,孤獨感太強,回家鄉有親切感,而且雙親年事已高,有什么事可以有個照應。)
回家以后,我到長沙中南大學附近找了個房子,一個月一百多塊錢的房租,半年的房租在南京只能頂兩個月不到,于是深感自己決策之正確性。一切安頓好已經到了國慶節,從那時候開始了二戰的征程。
我想二戰的朋友,特別是經濟條件不好的戰友,看到我的經歷肯定會深有感觸,前路并不明朗,沒有家里的財力支持,壓力是可想而知的。那時候在圖書館看到應屆考研的,真的非常羨慕他們能心無旁騖地一心備考,不像我,經常想著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賺到下個月的生活費。
從十月初備考到考試,剩下的時間大概在100天的樣子,當時我把該看的書列好,時間上也計劃得滿滿當當,每天六到七個小時,基本上是政治兩小時,英語兩小時,剩下時間給專業課。相對于其他戰友的備考時間,我的可用時間真的是捉襟見肘。我是一個天性樂觀之人,生活的困窘沒有壓倒我,第一次失利也并沒有擊垮我,我很喜歡羊皮卷中的一句話:失敗了,再前進一步,再失敗了,再前進一步!因為成功就在前面拐彎的地方,除非拐了彎,你永遠不知道成功離你有多遠。我想正是這份樂觀,讓我幸運地通過了考研。2008年,我初試383分,政治78,英語57,專業課128,綜合課120,排名159。復試77分,發揮的很不錯,最后排名59,順利叩開北大之門。
這個成績在今年的北大考生里,非常不起眼,不過于我而言,我很滿足,我覺得我復習的效率很高,若不是考場上犯了不該犯的錯,我想專業課考過135肯定沒有問題,至于原因,之后我會說明。很多人會好奇我的復習策略,按照考試科目,我也斗膽露一下吧。
政治
政治開始時間不要太早,10月份開始一點都不遲。我沒有上過輔導班,不是不想,沒錢。不過我下了網上其他戰友提供的錄音,強化班聽了馬哲和政經,鄧論和毛概還有時政沒有時間聽了,不作評價。我選用了四本書,真題,大綱解析,考試分析,序列二。最后階段在網上下了個考試分析瘦身版,資料就這些。我選擇題46分,錯了兩個多選,有一個還是看錯了題目。客觀部分能得到這個分數,我想已經夠了。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又不想多花時間的話,大綱解析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很多人詬病此書重點不突出,其實,那么薄的一本書,重點不突出又能怎么樣呢?一天三十頁,十天可以看一遍,你看個三四遍,把序列二做一下,選擇題基本上可以做到八九不離十。這遠比你們去看其他厚厚的輔導書劃算多了。我習慣于先把書看一遍,一科一科的看,然后聽一下錄音,搞個加速的軟件,雖然聽得不爽,但長痛不如短痛,在不正常的聲音中其實更能集中注意力。我也是被逼無奈,時間不夠啊。至于主觀題,跟大家隆重推薦一位老師:肖秀榮,據說07年他的最后四套題涵蓋了考研試題79分的題,我未加考證不知真假,不過08年的最后四套題真的很好,考的五個主觀題在最后四套題中都可尋覓到其影子,記得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我就樂了,我考前就背了最后四套題上的二十個大題。不過從結果來看,我想告訴后來人就是,答案以考試分析為主,背考試分析比二十天二十題之類的要輕松,那個瘦身版加起來也就二十頁不到吧,標準答案就出自考試分析,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核對。我因為時間原因,考試分析看了四五遍,沒來得及背,所以主觀題得的分不高。
相關推薦:
2010年考研招生簡章及考研大綱預測專題 特別策劃:2010年考研大綱及大綱解析專題 2010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大綱各科目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