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精解
41.[精解]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下文內容的銜接。
本題空格出現在第二段。上文提到一種結論:神話人物變化多樣,不僅隨地理區域也隨歷史時期而變化。下文則通過引用專家觀點給出了論據,即他提出相對簡單的希臘神話反映了初級農耕社會所關注的問題,而更為錯綜復雜的神話則是較發達社會的產物。因此上下文的主題都是關于歷史時期對神話的影響,即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神話。由于下文中出現了特征詞——人稱代詞he,因此空格處應出現專有人名,但所有的選項都符合這個條件,因此關鍵是內容上的銜接。[A]項提到,神話是曲解了早期人類對自然現象生動形象的敘述而產生的。[B]項指出所有神話源自于社會的集體宗教儀式。[C]項提到,神話像夢一樣,把經歷濃縮并用象征的方式表達出來。[D]項指出,人類宗教和哲學發展可以分成不同的進化階段。[E]項談到第一位用拉丁詞myths來指英雄和神的故事的學者。顯然,以上選項都超出了上下文的主題,含有新信息。而[F]項只提到一個專有人名和他的代表作,沒有給出新信息。其中this line of inquiry(這種研究思路)指上文的“神話隨歷史時期而變化”。
注:1Persephone珀爾塞福涅,宙斯之女,被冥王劫持娶作冥后。其母親谷神得墨忒耳大為發狂,威脅冥王如果不交還女兒就將人類世界變成永恒的冬天。他們最終達成了協議,在最溫暖的夏季的開始,珀爾塞福涅被交回自己母親的身邊。而每到冬天,珀爾塞福涅也要回到地府陪伴冥王哈迪斯。而得墨忒耳也派出戰車去人間播種,讓經歷過嚴酷懲罰的人間再次恢復生機。2Homer荷馬,希臘史詩作者,創作了西方文學最偉大的兩部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42.[精解]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下文內容的銜接。
本題空格出現在第五段中。上文提到神話研究專家們尋找一種衍生了歐洲所有民族神話的母神話。下文是舉例子:像用“少女般的黎明”來表達“日出”開始是使黎明擬人化,后來則成了關于少女的神話。空格處的內容應承上啟下。[A]項前部分提到,德國裔英國學者麥克斯·繆勒提出,古印度的《梨俱吠陀》(Rig Veda)是保存下來的用印歐語言創作的最古老的文獻,它反映了印歐神話的最初階段。該內容與上文的“母神話”相呼應。[A]項后部分提到,繆勒認為所有后來創作的神話都是曲解了早期人類對自然現象生動形象的敘述而產生的。而下文的例子正好說明了這個觀點。因此[A]項正確。
43.[精解]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下文內容的銜接+段落主題。
本題空格出現在第八段中。上文提到,學者對神話歷史的研究就如同鉆研化石沉積的地質構造一樣。要更好地理解這句話就得再看這句話的上文,即該段首句:英國自然學家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極大地影響了對神話的研究。它也是整段的主題句。下文首先出現的表示比較關系的邏輯詞similarly(同樣地,類似地)表明空格處內容和下文在邏輯上是順接關系。下文接著提到,英國人類學家弗萊齊在其人類學名著《金枝》(The Golden Bough)中提出了人類進化歷史的三個大體階段。綜合上下文,可見該段的主題都是討論進化論觀點對神話的影響。[D]項出現關鍵詞evolutionary,談到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爵士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書中將人類宗教和哲學發展分成不同的進化階段,符合段落主題,是正確答案。
44.[精解]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下文內容的銜接+段落主題。
本題空格出現在第十一段中。上文提到,受英國學者史密斯的影響,弗萊齊開始相信很多神話源自古代農耕民族的宗教儀式,因為對于這些民族來說,植物一年四季的循環生長至關重要。下文提到,這種方式在英國人類學家拉德克利夫·布朗所謂的結構——功能主義里達到了極端的形式。他認為每一個神話都暗示著一種祭祀,而每一種祭祀又體現了一個神話。可見該段主題內容是關于祭祀與神話之間的關系。[B]項出現了關鍵詞rituals,指出神話和祭祀理論在英國學者那里得到充分發展,她指出所有的神話源自于一個社會的全部祭祀。
45.[精解]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下文內容的銜接+段落主題。
本題空格出現在末段。上文將18、19世紀的神話與20世紀的神話作比較,指出前一階段趨向于把神話還原為一些本質核心的內容——不管是自然的季節循環、歷史環境還是宗教儀式。一旦敘述中想象的成分被剝離后,就會剩下核心內容。而后一階段研究者開始密切注意神話敘述本身。因此空格處的內容應延續上文,繼續討論20世紀神話的特點。[A]和[B]項分別討論神話的本質:描述自然現象產生的誤解和祭祀;[C]項強調了神話的敘述方式,指出它如夢一般,是把經歷濃縮再用象征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因此和上文內容銜接緊密。
全文翻譯
當從其他文化獲得的資料越來越多時,歐洲的學者逐漸認識到神話傳統的極大復雜性。尤其有價值的是像《薄伽梵歌》和《亞吠陀》這樣的古印第安和伊朗經文提供的證據。這些來源很清楚地說明了神話人物變化多樣, 不僅有地理區域的不同,也有歷史時期的差別。
德國學者卡爾·奧特弗雷德·繆勒在其1825年出版的《科學神話緒論》一書中遵循了這種研究思路。[F]
他認為, 希臘有關珀爾塞福涅的相對簡單的神話反映了初級農業社會人們的憂慮,而后來在荷馬史詩中發現的更復雜的神話則是較發達社會的產物。
學者們也試圖以某種方式把全世界各種各樣的神話聯系起來。從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早期,為了解釋歐洲和近東各種各樣語言之間的驚人相似性,對語言的比較性研究導致假設母語的重構。學者們作出結論,認為這些語言屬于一種印歐語系。研究神話的專家也在探求一種共同神話,這種神話可能衍生了歐洲所有民族的神話。
德裔英國學者麥克斯·繆勒得出結論:現存的用印歐語記載的量古老作品,古印度的《梨俱吠陀》文集反映的是最初階段的印歐神話。穆勒把后來的所有神話歸結為人們的誤解,這些誤解源于早期人們用來描述自然現象的生動語言。[A]
比如,用“少女般的黎明”來表示“日出”最初使得黎明人格化,后來演變成有關少女的神話。
19世紀末期,英國的自然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理論對神話的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學者們研究神話的歷史,就像他們為了尋找遙遠的古代遺跡而鉆研化石沉積的地質構造一樣。
在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伯納德·泰勒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這種方式。在他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明》一書中,泰勒把人類的宗教和哲學發展系統地分成單獨的不同的進化階段。[D]
同樣,英國的人類學家詹姆士·喬治·弗萊齊在《金枝》一書中提出了一個“三階段進化體系”。根據弗萊齊的體系,起初人們把自然現象歸結為反復無常的超自然力量(魔法),后來把它們解釋為上帝的意愿(宗教),最后,把它們歸類為理性的研究(科學)。
英國學者威廉·羅伯遜·史密斯1889年登載于《有關閃族人的宗教的演講》一文中的研究也對弗萊齊產生了影響。通過史密斯的作品,弗萊齊開始認為,許多神話源于古代農業社會人們的宗教儀式習慣,對這些人來說,植物的年輪意義非凡。
這種方法被英國學者簡·艾倫·哈里森發展得充分,并逐漸被稱為“神話和宗教儀式理論”。應用從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德克海姆的作品中獲得的見解,哈里森認為,所有神話都源于一個社會的集體宗教儀式。[B]
這種方式在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所謂的結構——功能主義中達到了極點,他認為,每一種神話都預示著一種宗教儀式,而每一種宗教儀式也暗示著一種神話。
18世紀和19世紀有關神話的大多數分析表現出一種把神話還原為本質核心的內容的趨勢——不管是自然的季節性循環、歷史環境,還是宗教儀式。一旦敘述中的想象成分被剝離后,留下的可能就是核心內容。在20世紀,研究人員開始更密切地關注敘述本身。
奧地利心理分析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神話就像夢一樣,濃縮了經驗素材,并用象征的方式表達出來。[C]
干擾項[E] 這個時期里進行的研究在德國學者克里絲汀·海尹的作品中得到鞏固,他是第一個用拉丁詞myths(而不是fibula,意思是“神話”)來表示英雄和神的故事。
相關推薦:歷年考研英語試題命題特點及規律分析匯總·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