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何看待我國局部地區出現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及其解決措施?怎樣看待我國西部大開發所取得的生態建設成就?
【答案要點】(1)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應當協調發展,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我國所面臨的局部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直接原因是人們沒有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在利用自然資源時沒有同時關愛自然界;而深層原因則是人們沒有正確處理好人與人的利益關系,導致各個利益群體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
(2)解決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就是促成矛盾轉化,使之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減緩人類對環境資源的過渡索取。矛盾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人們必須充分發揮能動作用,積極創造實現轉化的條件,既要創造技術條件,又要創造社會條件,積極實施計劃生育,減輕人口壓力,改變觀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等。
(3)人類實踐活動是有目的的,目的實現受到客觀條件及其規律的制約。面對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特點,國家從西部實際出發,認真遵循和利用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積極實施了生態建設工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引導西部地區農牧民轉變實踐活動方式,以最小的水資源耗費達到最佳的社會經濟效益,從而實現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7、如何正確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地位、作用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答案要點】(1)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中國抗戰處于戰略防御階段。在戰略防御階段,從全局看,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正規戰是主要的,敵后的游擊戰是輔助的。但是。游擊戰在敵后的廣泛開展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對停止日軍的進攻、減輕正面戰場壓力、使戰爭轉入相持階段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國民黨正面戰場除了臺兒莊戰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戰役幾乎都是以退卻、失敗而結束的。究其原因,客觀上是由于在敵我力量對比上,日軍占很大的優勢;主觀上則是國民黨戰略指導方針上的失誤。蔣介石集團實行片面抗戰的路線,即不敢放手發動和武裝民眾,將希望單純寄托在政府和正規軍的抵抗上,因而沒有強有力的力量。在戰略戰術上,沒有采取積極防御的方針。
(2)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第一,中國共 產 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8、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及《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則?
【答案要點】(1)①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開始構筑起一種全新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成為重要的信息平臺與交流工具。網絡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
②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網絡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重要條件,而且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必須綜合運用風俗、道德、紀律、法律等手段,規范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維護網絡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網絡風氣。
③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在網絡生活中加強社會公德自律,正確使用網絡工具、健康進行網絡交往、自覺避免沉迷網絡、養成網絡自律精神。
(2)《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的立法目的是興利除弊,促進我國互聯網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其基本原則主要有:一是促進網絡發展與加強監管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和實施網絡法律規范的目的是維護和促進網絡的健康發展。監管網絡上各種活動、制裁網絡上的不法行為,不應最終束縛信息網絡的發展。二是信息自由與社會公共利益有機結合的原則。從充分發揮信息網絡功能出發,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對網絡上的自由進行必要的限制。三是與現代網絡發展相適應、與傳統法律規范相協調的原則。網絡法律規范的制定和實施既要針對網絡的特點作出新的規定,又必須與傳統法律規范相協調。
9、如何認識和評價中俄關系?
【答案要點】多年來,中俄兩國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協作、相互支持的精神,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各領域合作極制有效運轉,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誼日益加探,雙邊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1)發展中俄戰略協作關系的原因:
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得益于兩國牢固的共同利益基礎:
首先,在戰略目標上,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兩國的優先戰略目標是振興本國經濟,因而都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與周邊環境及一個公正、合理、民主的國際環境;
其次,在安全上,中俄各自的國家安全并未得到應有的保障,俄羅斯仍面臨北約東擴的挑戰,中國正面臨日美安全保障體制不斷加強所造戚的外部壓力,此外,中俄還共同面臨中亞三股勢力的威脅。
其三,發展“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還是中俄兩國改革開放的需要,兩國在經濟上各具優勢,互補性強。
但中俄關系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中俄發展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面臨美國的巨大壓力;“中國威脅論”在俄國仍有市場:中俄經濟關系相對滯后,不利于兩國關系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同俄羅斯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仍將是今后中國外交的主要內容之一。
(2)中俄戰略協作關系實質
中國與俄國羅斯立戰略伙伴關系,這只是協作關系,不是結盟關系,不針對第三方,更不對任何國家枸成威脅,目的是加強與該國的合作利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獨立白主,也符合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有利于推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
(3)中國在推動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采取措施
第一,增強政治互信,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繼續相互支持。
第二,本著互利共蠃精神,推動兩國經貿、能源、科技等領域務實合作。
第三,以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為契機,擴大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第四,加強兩因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推薦:·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