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31.社會經濟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經濟生活和物質利益方面的權利,是公民實現其他權利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 )
A.財產權
B.勞動權
C.休息權
D.物質幫助權
32.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
A.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B.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
C.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D.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33.核安全峰會2010年4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講話。胡錦濤強調,核安全問題事關核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和公眾安全,事關國際和平與安寧。加強核安全符合各國共同利益,需要我們攜手努力。胡錦濤就加強核安全提出幾點主張,除了強調要切實履行核安全的國家承諾和責任,還要( )
A.切實鞏固現有核安全國際法框架
B.切實加強核安全國際合作
C.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核安全能力
D.切實處理好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系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中國古代思想家說:“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2
毛澤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主人。因為社會是人民的社會,人民大眾代表著社會生活的主流。歷史活動是人民自己的事業,人類社會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是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跡,寫出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從四大發明到都江堰、大運河、萬里長城,都閃躍著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人類的一切智慧都是人民群眾實踐的結晶。“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已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材料3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以上材料所包含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2)分析材料1觀點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3)結合材料1、2、3并聯系現實分析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
35.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過去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只改了一個詞,但是內涵卻發生了重大變化。——摘自人民網
材料2
胡錦濤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毫不動搖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使我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突顯出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綜合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見事早、行動快、積極應對,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添推動力。
材料3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御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們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實現我們黨對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全黨全國必須增強主動性、緊迫感、責任感,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規劃引導,突出戰略重點,明確主要任務,兼顧當前和長遠,處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體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胡錦濤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
——2010年2月3日胡錦濤在省部級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研討班上講話(來源:新華社)
請回答:
(1)材料1中所說的“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包括哪些?
(2)材料2中所說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含義有哪些?
(3)結合材料說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如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4)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36.閱讀下列關于中國革命道路問題的相關材料:
材料1
“想‘以農村來包圍城市’,‘但憑紅軍來奪取中心城市’都是一種幻想,一種絕對錯誤的觀念”。因為“鄉村是統治階級的四肢,城市才是他們的頭腦與心腹,單只斬斷了他的四肢,而沒有斬斷他的頭腦,炸裂他的心腹,還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這一斬斷統治階級的頭腦,炸裂他心腹的殘酷的爭斗,主要是靠工人階級的最后的激烈爭斗——武裝暴動。所以忽視工人階級的武裝暴動,不只是策略上的嚴重錯誤,而且會成為不可饒恕的罪過。”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諸問題》(1930年6月)
材料2
布哈林(當時的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在中共六大(1928年)上說,中國的紅軍會“像一個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個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個精光”,甚至會把老百姓的“最后一個老母雞吃了”。他認為,紅軍應該“分散到各個地方,經相當的時間,再轉一個地方,到這個地方住一些時(間),殺一殺土豪劣紳,吃一吃飯,喝一喝雞湯,再到另一個地方,照樣殺土豪吃雞,過了相當時間再前進。”
——轉引自《“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理論和實踐——毛澤東的獨特創造》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