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十二五”規劃反腐倡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敵我矛盾
人民內部矛盾對抗性矛盾非對抗性矛盾
改革開放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兩岸統一
1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2010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圍繞著“民生”而展開:堅持發展為民生,擴大內需保民生,加快轉變促民生,在解決民生方面提出許多新目標,新舉措,勾畫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生等方面的發展路徑與藍圖。國務院根據《建議》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材料2
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黨對長期執政條件下滋生腐敗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都要反對腐敗,認識是清醒的。我們黨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反對腐敗,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明顯進展,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黨必須警鐘長鳴,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請回答:
(1)結合材料說明,“十二五規劃”的制定過程是如何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2)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說明黨重視民生問題的正確性。
(3)結合上述材料說明,為什么“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答案要點】
(1)“十二五年規劃”的制定過程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十二五規劃”首先由黨討論,并出臺《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務院根據《建議》編制《規劃綱要(草案)》并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體現了這一點。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必須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體現了這一點。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支持人大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職能,經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這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十二五規劃”的制定過程,體現了黨堅持依法執政,也體現了全國人大依法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貫徹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2)民生問題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最主要表現在吃穿住行、養老就醫、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問題也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黨的性質、宗旨和目標一脈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網。這四大問題都是民生的基本問題。民生問題關乎社會治亂與政權興亡。
(3)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也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警鐘長鳴,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抓好反腐倡廉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務,是關系執政黨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要“把反腐倡廉建設貫穿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各個方面。”
2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被納入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疇。
材料2
截至2007年底,我國農村有61萬多個村民委員會,城市有8萬多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自《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以來,全國絕大多數農村和城市已進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85%的農村建立了實施民主決策的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90%以上的農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監督的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組織,村務公開、民主評議等活動普遍開展。89%的城市社區建立了居民(成員)代表大會,64%的社區建立了協商議事委員會,22%的社區建立了業主委員會,居民評議會、社區聽證會等城市基層民主形式普遍推行,收到了很好效果。總的來看,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體系已基本確立,組織載體日益健全,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城鄉基層群眾自治正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結合材料,請回答:
(1)為什么要強調“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我國目前的基層群眾自治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要點】
(1)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疇,原因在于:一方面,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保證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行使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權利,首先必須保證他們在基層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事務中當好家做好主,這是實現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當家做主的基礎;另一方面,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質,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2)目前,我國已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群眾性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