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時代價值經濟全球化
公民道德宣傳日道德傳統社會主義榮辱觀
公民道德建設誠實守信誠信道德建設
理想信念尋找理想實現理想戰勝逆境
1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始終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終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力量。這種精神,寄托著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傾注了對中華大地的茲茲之念,凝聚了對國家富強的殷殷之望。國家強盛,百姓幸福,這是愛國主義最為樸素的價值指向,也是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從這個目標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災難深重的局面。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中華民族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奏響了愛國主義最為雄渾激蕩的偉大樂章。
從這個目標看,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取得了巨大進步,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最生動的教材。這一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巨大跨越,書寫了愛國主義最為壯麗輝煌的歷史篇章。
材料2
青年人朝氣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珍惜美好青春年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認真學習中華優秀文化和人類文明成果,夯實理論功底,提高專業素養,努力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豐富自己。同時,要積極加強自身思想品德修養,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確航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譜寫壯麗的青春樂章。
——摘自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請回答:
(1)簡述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
(2)愛國主義有怎樣的時代價值?
(3)愛國主義要求我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做到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4)結合材料1、2,說明愛國主義與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關系。
【答案要點】
(1)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它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包括: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
(2)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也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3)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就要承擔對祖國應盡的義務,就要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就要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夠迎接挑戰、戰勝困難,使自己的祖國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堅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民族進步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動力。
(4)愛國主義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愛國主義體現了每個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責任,這種責任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每個人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人,應該成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社會,依賴于生于斯長于斯的祖國。祖國給個人的成長提供了調價,對個人創造成果做出了評價,為個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舞臺,指明方向。偉大的人生目標往往也產生于對自己國家的深厚情感,一個人越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歷史責任感就越強烈,人生目標也就越明確,人生信念也就越堅定。
2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仍是全球化趨勢與民族國家觀念并存的時代,全球化遠沒有導致民族國家時代的消失。實際上,只要民族國家的界限和利益依舊存在,那么民族國家的觀念和意識以及立足于其上的倫理價值趨向——愛國主義,就必須給予足夠重視。韓國總統金大中的話給我們以啟示。德國記者問他:“你怎樣向你的民族意識較強的同胞解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韓國加強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的力度?”金大中回答:“我將告訴人民:資本沒有國籍。如果我們的商人能自由地去世界各地,那么我們也必須讓世界各地的人到韓國來”。這是旗幟鮮明地肯定經濟全球化的立場。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克服危機的問題時,他又說:“歐洲(債權)人可以放心,我們將依靠果斷和愛國主義戰勝危機。”這個談話表明,經濟全球化盡管有超越國家界限的一面,但在我們的具體經濟工作中,仍然可以做到與愛國主義并行不悖。
——摘自王銳生,《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并行不悖》
請回答:
(1)為什么說在我們的具體經濟工作中,經濟全球化“仍然可以做到與愛國主義并行不悖”?
(2)當代大學生應如何正確處理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的關系?
【答案要點】
(1)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衛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2)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系的問題上,需要著重樹立這樣一些觀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經濟全球化趨勢為個人報效祖國消除了許多障礙和阻隔,開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間。第二,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科學無國界,但科學事業的發展和科學家的命運都與自己的祖國有著密切的關系。第三,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要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既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所提供的機遇發展自己,又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按照本國國情發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