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沖刺模擬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4.[答案要點]
(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說明了:①人類有能力認識無限發展著的客觀世界。(1分)②人類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1分)③人類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超越自我,實現進入太空的夢想。(1分)
(2)首先,現代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其一,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1分)。其二,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1分)其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其次,現代科技革命推動了生活方式的變革。(1分)最后,現代科技革命推動了思維方式的變革。
(3)在一對矛盾中,居支配地位,其主導的決定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是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2分)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于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后果。但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消極后果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
35.[答案要點]
(1)當前我國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原因有:(1分)
第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第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助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第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助于切實解決當前文化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4分)
(2)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社會,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落實科學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奮斗目標。(2分)
解決文化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做到:第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第二,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第三,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第四,加快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第五,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或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在關鍵環節上實現新突破。)第六,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3分)
36.[答案要點]
(1)①辛亥革命之前,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對國家的出路問題也進行了探索,雖然對于打擊中外反動勢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開創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從辛亥革命開始的"。(1分)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但是,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但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沒有完成的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的。(3分)
(2)①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它們是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的。(1分)
②區別:前一個任務是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改變落后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2分)
后一個任務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狀況,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同時借鑒國際經驗,經過艱辛探索,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分)
③聯系:前一個任務為后一個任務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后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1分)
37.[答案要點]
(1)廖天野的行為從道德上說違反了家庭美德中的"尊老愛幼"的道德規范。(1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又為撫養和教育晚輩付出了心血,當他們體弱年老時,理應得到子女及家庭成員的尊重與回報,但是廖天野不僅不孝敬把自己養大的父母,還拳腳相向,實乃天理不容。(2分)同時,廖天野的行為也違反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保護婦女、老人和兒童的合法權益;家庭成員間敬老愛幼、互相幫助)。如果傷害父母情節嚴重的話,則違反了《刑法》的相關法律規范。(2分)
(2)婚姻家庭關系不僅需要道德來維系,也需要法律來調整。(1分)從道德上說,要加強公民家庭美德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加強公民道德自律(2分);從法律上說,要加強家庭關系的立法建設,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置。加強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方式的宣傳和培養。(2分)
38.[答案要點]
(1)①中國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最好詮釋。(1分)
②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由中國的國情和自身發展需要決定的。(1分)
③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由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所決定的。(1分)
④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是由當今世界發展潮流所決定的。(1分)
(2)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是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并努力作出貢獻的國家。沿著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經歷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為世界繁榮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2分)第一,實現了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第二,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第三,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第四,為維護世界和平、應對全球性挑戰發揮重要作用。(4分)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