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第一次鮮明地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和任務的會議是()
A 黨的二大
B 遵義會議
C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
D 黨的七大
2 1930年5月毛澤東針對當時黨和紅軍內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錯誤傾向,寫下了著名的一文,在此文章中,毛澤東首次提出了反對教條主義,提倡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提供了認識依據。這篇著作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反對本本主義》
C 《〈共產黨人〉發刊詞》
D 《井岡山的斗爭》
3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行動指南,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產生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第一次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A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 鄧小平理論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 科學發展觀
4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國情出發,確定了“以鄉村為中心”的思想,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提出這一思想的文章是()
A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D 《反對本本主義》
5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的是()
A 科學發展觀
B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 鄧小平理論
D 毛澤東思想
6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在各項創新中處于先導地位的是()
A 文化創新
B 制度創新
C 科技創新
D 理論創新
7 一種科學理論的誕生,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的,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夠出現在當代中國,也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其中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依據是()
A 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面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B 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
C 中國人民群眾創新的實踐
D 當代國際局勢的發展
8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說到底這里的“本”、“基”、“源”就是指()
A 黨的群眾路線
B 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C 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D 發展生產力
9 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上這段話解釋了科學發展觀的()
A 實質
B 基本要求
C 核心和本質
D 內涵
10 毛澤東首次提出黨的“思想路線”這一科學概念是在()
A 《矛盾論》
B 《實踐論》
C 《反對本本主義》
D 《改造我們的學習》
11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是()
A 堅持執行黨的政策
B 理論聯系實際
C 一切從實際出發
D 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2 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由既定不變的概念、結構和公式構成的狹隘、封閉、僵化的體系,而是一個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長活力的、開放的、具有強大實踐功能的科學體系。以上這段話所揭示的是馬克思主義的()
A 與時俱進的品質
B 實踐的品質
C 批判的品質
D 時代的品質
13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世界,順應時代和歷史潮流,不斷前進;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未來,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段話表明()
A 解放思想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
B 解放思想決定著中國的前途與命運
C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
D 解放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與決定因素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管在任何時期任何條件下我們都應當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失去引導,失去動力,最終歸于失敗,這是因為()
A 馬克思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理論基礎
B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界的理論武器
C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D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行動指南
15 鄧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統一思想過程的兩個方面,二者的關系表現為()
A 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目的和歸宿
B 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
C 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
D 二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
16 關于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B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集體智慧的結晶
C 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D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17 任何能夠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理論都有它賴以產生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歷史條件和思想來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鄧小平理論產生的依據和條件是()
A 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B 歷史依據是我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
C 時代依據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D 現實依據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18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其依據是科學發展觀()
A 體現了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深化
B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出發,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C 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
D 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9 毛澤東思想中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思想主要有()
A 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
B 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
C 提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D 提出了中國走自己建設道路的思想
20 鄧小平說:“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此話的含義是()
A 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
B 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
C 社會主義必須具有中國特色
D 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
21 ******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鄭重指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必須()
A 向外國學習,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B 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及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C 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
D 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的歷史傳統、中國的文化相結合
下一頁為參考答案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