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38.本題為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記入總分。
選做題Ⅰ:
下面是有關中日關系的一組材料:
材料1
日本和中國將迎來邦交正常化30周年。30年間,兩國間的交流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擴大,但在歷史認識、安全保障、臺灣問題等方面也多有摩擦。兩國之間的對立與對抗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必須開拓出一條新的合作與發展之路。
材料2
與上世紀70和80年代相比,現在的兩國關系確實變得越來越嚴峻。不過由于日中兩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兩國關系也出現了復雜和多樣化的情況,因此矛盾和摩擦增加也是理所當然的。
根據輿論調查,現在日本人最擔心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而且有70%的日本人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將來有可能威脅到日本的安全。
材料3
自民黨干事長山崎拓說,日中經濟關系將超越政治上的分歧,它是靠市場原理運作的。豐田和日產等大企業相繼向中國投資。從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初出現了第一次中國熱,鄧小平發表加速改革開放的號召。90年代前期出現了第二次中國熱,到今天又出現了第三次中國熱。日本重視中國同實際利益密切相關。
材料4
2006年10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見來訪的日本國新任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時強調指出,日本正確對待那段侵略歷史,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中日友好必將迎來嶄新的一頁,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中日人民友好往來。
請回答:
(1)日本在70年代、80年代即冷戰結束后的對外政策及主要目標怎樣?
(2)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么?
(3)日本國內中國威脅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近幾年來中日關系出現問題的主要癥結是什么?
選做題Ⅱ: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全球范圍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步伐繼續加快。從國內情況看,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
摘自《人民日報》2004年12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
材料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放松管制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法治理念的主流。自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理論將管制作為治療“市場失靈”的一劑良藥之后,無孔不入的強化管制日益導致行政權力的擴張和政府過分介入市場,阻礙市場內在動力的發展,于是在重新反思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基礎上,西方國家興起了一場以放松管制或者說是尋求放松管制與強化管制的最佳平衡為主題的政府管制改革。主要表現為政府退出市場、退出社會,減少審批,將自由還給個人和社會;政府應把直接決策的權力大多數轉移到立法機關,減少部門利益法律化的途徑,并加強行政機關制定規則的審查,政府只是承擔執行機構的角色;改變政府權力運作的方式,相較命令-控制型管制而言,更傾向于激勵型管制和協商型管制;提高政府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和信譽度等等。
摘自《法制日報》2004年8月5日《放松管制:政府法治理念主流》
材料3
2005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一步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摘自《人民日報》2004年12月5日《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胡錦濤的講話》
請回答問題:
(1)根據材料1、2,試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內容和趨勢。
(2)根據材料1、2、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內容和趨勢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啟示。
(3)依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試述各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性。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