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及答案(6)
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誠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道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強調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在現實生活中,誠信是我們每一個人做人的底線,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在與他人進行交往,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時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2001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了《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提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誠信缺失現象,人們發現誠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講誠信只會吃虧”的觀點日益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為信條。“利益”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于欺詐,這種現象已波及了中學校園。近些年來,有關學生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欺騙老師、家長、同學之事隨處可見,甚至開家長會雇個人冒充家長開會。
請回答: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講誠信只會吃虧”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
(2)結合材料說明公民道德建設為什么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
(3)結合材料簡述大學生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答案要點】
(1)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美德。首先,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市場經濟越發達,對誠實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其次,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最后,誠實守信是做人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誠信既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為人處世應當遵循的準則,也是一個社會維持正常秩序和有效運行的必然要求。
(2)公民道德建設以誠實守信為重點,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弘揚,又是對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實踐的正確反映。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