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考點】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基本內容
【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指承認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絕大多數唯物主義者都是自然觀的唯物主義者;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是指承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往的舊唯物主義者都是自然觀唯物而歷史觀唯心,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只有馬克思提出的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范疇第一次實現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不僅是辯證唯物主義者,還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是徹底的唯物主義。故A項正確。現代辯證唯物主義指出物質從無限多樣的物質現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從哲學上作了最高概括,客觀實在性是其本質規定。故B項正確。哲學上的物質范疇與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不能把物質的具體形態同物質本身混為一談,故C先正確。人們感官可以直接感覺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并非物質,物質是哲學范疇,抽象概念,故D項錯誤。綜上,選ABC項。
2.【答案】AD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含義是人們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轉,于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地球在宇宙的天際運行,人坐在地球上放眼天外,可以看到無數像銀河那樣的星系。故A項正確。B項中“天不變道也不變”的含義是天是永恒不變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會之“道”也是永恒不變的,屬于形而上學的觀點,故不選。“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含義是河流運動是永恒不停的,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了相對靜止,屬于詭辯論。故C項不選。“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的含義是我躺著看那滿天的云朵一動也不動,卻不知道云和我都在(隨著船)向東行進。故D項正確。
3.【答案】ABCD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不顯著的運動,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因此,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故ABC項正確。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故D項正確。綜上,ABCD項正確。
4.【答案】ABCD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芝諾認為“飛矢不動”是由一系列的靜止來構成,而靜止的總和不能構成運動依然還是靜止。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割裂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不了解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否認了運動是間斷性和不間斷的統一,故本題選擇ABCD。
5.【答案】ABCD
【考點】馬克思主義時空觀
【解析】“時間都去哪兒了”表明時間具有一維性、有限性、不可逆性,故選BCD項。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即一學習就感覺時間慢了,一不學習就感覺時間快了,故A項正確。
6.【答案】BD
【考點】馬克思主義時空觀;意識的能動作用
【解析】歐幾里得幾何學使后人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得到了新的理論,故A項錯誤。不同的研究領域中,空間所體現的特性是不同的,因此空間具有相對性,故B項正確。經驗歸根結底是從實踐中總結而來的,是可靠的,故C項錯誤。真理的相對性指出,真理是對事物的一定發展階段的正確認識,有待發展。故D項正確。
7.【答案】BC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意識具有能動性,人類通過意識的指導創造出科學技術,它是人類智力的擴展和深化,是人們更好改造物質世界的工具,可以加強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反過來,人們的意識在實踐中又可以得到不斷的發展與提升,故BC項正確。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其來源于客觀世界,故A項錯誤。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而不是意識,故D項錯誤。
8.【答案】BD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表明“信心”作為精神的力量,通過實踐可以變為“黃金”這種物質的力量,故BD正確。AC皆為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
9.【答案】ABC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建筑師在用蜂蠟建筑蜂房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表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是人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而動物只能以本能來適應環境,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特征。故ABC項正確。D項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
10.【答案】AB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鬼神觀念”屬于意識。意識具有創造性,鬼神觀念是對物質世界的創造性反映和歪曲反映,不是本質的反映。可以從從物質世界中找到其根源和“原型”,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來的,故D項錯誤,AB項正確。C選項錯誤地承認了鬼神的存在,故不選。
11.【答案】CD
【考點】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
【解析】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故CD項正確。A項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意識的能動性受客觀世界的客觀規律性的制約,而不是完全限制,故B項錯誤。
12.【答案】AD
【考點】意識的本質;意識的能動作用
【解析】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故A項正確。B項錯在“模仿”二字,一切觀念都是現實的能動反映而不是簡單模仿,故不選。C項錯在“本質”二字,任何觀念包括虛幻觀念都是對事物的反映,但只有正確的反映才反映事物的本質,故不選。意識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物質世界是意識的根源,任何觀念都可以從現實世界中找到其物質“原型”,故D項正確。綜上,選AD項。
13.【答案】BD
【考點】實踐的作用
【解析】矛盾是客觀的,故A項錯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故B項正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的解決取決于人的實踐,而不是人對自然的認識,故D項正確,C項錯誤。綜上,選擇BD項。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