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16.【答案】B
【考點】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
【解析】個別資本主義企業首先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之高于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這樣,它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就會低于社會價值,而按照社會價值出售,就可以多得一部分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即超額剩余價值。可見,資本家竟相改進技術的主觀動機是追逐超額剩余價值。故B項正確。但隨著所有企業都改進技術,新技術普及,其客觀后果則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力的價值下降,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余勞動時間相對延長,由此產生的剩余價值是相對剩余價值。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絕對延長工作日,從而絕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因此,ACD項均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17.【答案】A
【考點】資本積累
【解析】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叫作資本積累。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唯一源泉,資本積累則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的必然趨勢。故A項正確。BCD項與題意不符,故不選。
18.【答案】D
【考點】資本運行
【解析】產業資本從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劃分:依據它在資本循環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上所負擔的職能的不同,劃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故D項正確。依據資本的各個部分在價值增值中作用的不同,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故A項不選。根據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故B項不選。
19.【答案】C
【考點】資本運行
【解析】資本循環是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形式的變化,又回到原來出發點的運動。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要經歷三個不同階段,與此相聯系的是資本依次執行三種不同職能。第一個階段是購買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貨幣資本的職能;第二個階段是生產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生產資本的職能;第三個階段是售賣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商品資本的職能。故C項正確。
20.【答案】C
【考點】有機構成
【解析】資本的有機構成比率為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現在已知C+V=100萬,利潤與剩余價值在數值上相等,為15萬,剩余價值率75%=M(剩余價值)/V(可變資本),從而得知V=20萬,C=80萬。最后可得有機構成為4:1,故答案選C。
21.【答案】B
【考點】剩余價值產生的源泉;資本積累
【解析】某資本家投資100萬元,其預付資本的有機構成是4:1,則可變資本為20萬元,每次投資的剩余價值率為125%,則每次投資的剩余價值為25萬元,利潤與剩余價值在量上是一樣的,故該資本家每次投資的利潤為25萬元,故B項正確。
22.【答案】D
【考點】資本的有機構成
【解析】資本家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從自然形式上看,總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這種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AB項為技術構成的內容,C項闡述錯誤,故均不選。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可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這兩部分資本價值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故D項正確。
23.【答案】D
【考點】超額利潤
【解析】超額利潤是個別資本家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得到的,勞動生產率高則意味著單位商品生產耗費的勞動時間少,價值量低,但出售時,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來決定的,這樣,在較低的個別生產價格和較高的社會生產價格之間就會出現差額,這種差額就是超額利潤。故選D項。
24.【答案】B
【考點】生產價格形成的前提條件
【解析】商品的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各個不同產業部門的個別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為前提。馬克思說:“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它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故本題選B。
25.【答案】C
【考點】資本積累
【解析】資本積累的不斷增進、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相對過剩人口的不斷增多,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一極的財富積累和無產階級一極的貧困積累,形成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本題正確答案是C。ABD與題意無關,故不選。
26.【答案】D
【考點】資本主義再生產
【解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再生產是產品再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一。ABC都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27.【答案】D
【考點】社會資本運動
【解析】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故答案選D項。選項AB涉及的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問題,故不選。C項涉及剩余價值的實現問題,不符合題意。
28.【答案】B
【考點】資本主義工資本質
【解析】資本主義工人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表現為“勞動的價格”或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是工人必要勞動的報酬。故B正確,ACD錯誤。
29.【答案】D
【考點】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解析】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這是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資本家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是以貨幣工資形式支付的,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格”或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的界限,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故選D項。
30.【答案】A
【考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解析】BCD項均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經濟和階級關系上的具體體現,故不選。答案選A。
31.【答案】B
【考點】經濟危機
【解析】經濟危機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買賣在時間上分為相互獨立的行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產者在出賣了自己的商品后不能購買他人生產的商品,就會有另一些商品生產者的商品賣不出去。同時在商品買賣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賒購賒銷的方式的情況下,如果有某些債務人在債務到期時不能支付,就會使整個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但是,這僅僅是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故B項正確,AD項錯誤。生產相對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不是根本原因,故C項錯誤。
32.【答案】A
【考點】經濟危機
【解析】生產相對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故選A項。BCD所述都是經濟危機的其他特征,故不選。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