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16.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現代產權制度的內容包括
A.歸屬清晰
B.權責明確
C.保護嚴格
D.流轉順暢
17.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經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堅持和發展黨的十五大以來有關論述,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因為混合所有制經濟
A.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B.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C.是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D.只適合國有經濟,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
18.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明確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
A.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
B.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C.是新形勢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D.是新形勢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19.農民小張靠承包農村土地致富。后來進城開了飯館,辛勤勞動,很快獲得了可觀的收入。隨著生意的紅火,他又開了連鎖店,雇工經營,收入攀升。小張的分配方式有
A. 按勞分配
B. 按勞動力價值分配
C. 按資本取得收入
D. 個體勞動收入
20.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收入分配領域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有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才能
A,體現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B.保證人們互相之間在平等的經濟關系基礎上建立和諧的經濟利益關系
C.保證城鄉、地區和不同人群之間的收入均等化
D.保證向共同富裕這一目標前進
21.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堅決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體現在按勞分配是
A.全社會占主體的分配原則
B.公有控股企業內部職工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C.公有制經濟內部主體的分配原則
D.混合所有制經濟內部主體的分配原則
22.我國現階段分配制度中,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依據是
A.存在多種所有制經濟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C.實行多種經營方式的要求
D.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都做出貢獻
2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所以要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多種不同的分配形式,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是其中的內容之一。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勞動是指
A.個體勞動者的勞動
B.集體經濟中勞動者的按勞分配
C.被雇傭于非公有制的雇傭勞動者的勞動
D.國有經濟中勞動者的按勞分配
24.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多種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內容可以分為
A.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
B.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所有者參與分配
C.管理和知識產權類的生產要素參與分配
D.公有制中的按勞分配
25.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點,多種分配方式的實質是按照生產要素的占有狀況進行分配。以下收入中,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主要是
A.在廣東從事個體餐飲業的李先生,月收入8000元
B.在河北某國有獨資企業工作的張先生,月收入約3500元
C.在天津某國有控股企業工作的邢先生,月收入7000元
D.在江蘇外企工作的徐女士,月收入4000元到5000元
26.從我國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九個方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這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科學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是
A.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B.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C.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D.從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
27.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對于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經濟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
A.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
B.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
C.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
D.政府積極推動職能轉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2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
A.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發展理念變革、模式轉型、路徑創新的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轉變
B.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四化同步發展
C.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
D.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29.伴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實踐證明,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應從我國人多地少、農村情況千差萬別的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有利于
A.堅持合作經營的基礎地位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B.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C.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
D.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業增收、農民增收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