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比較砂土和粘土的土壤肥力特性。
|
砂土 |
粘土 |
水 |
透水快,蓄水難 |
透水慢,蓄水力強 |
肥 |
養分缺乏,保肥力差,供肥快 |
養分豐富、保肥力強、供肥慢 |
氣 |
透氣性強 |
透氣性差 |
熱 |
溫差大 |
溫差小,屬冷性土 |
耕性 |
易耕作,但耕作質量差 |
不易耕作 |
2、簡述土壤團粒結構對土壤肥力的意義。
①團粒結構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備;②團粒結構土壤中水、氣矛盾的解決;③團粒結構土壤的保肥與供肥協調;④團粒結構土壤易于耕作;⑤團粒結構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層構造。
3、簡述影響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因素。
①有機質組成與狀態:物理狀態,化學組成,C/N。
②土壤環境條件:濕度與通氣狀況,溫度,酸堿度,重金屬及鹽分等。
4、比較1:1型和2:1型脹縮型粘土礦物的性質。
|
1:1型 |
2:1型 |
晶格構造 |
一層硅片和一層鋁片 |
兩層硅片和一層硅片 |
層間作用力 |
氫鍵 |
分子鍵 |
同晶替代 |
少 |
普遍 |
CEC |
小 |
大 |
物理性質 |
脹縮性,吸濕能力,可塑性等 |
脹縮性,吸濕能力,可塑性等 |
①碳酸鹽體系;②硅酸鹽體系;③交換性陽離子;④鋁體系;⑤有機酸體系。
6、簡述影響土壤酸堿度的因素。
①鹽基飽和度;②土壤空氣中的CO2分壓;③土壤水分含量;④土壤氧化還原條件。
7、為什么我國南方土壤陽離子交換量通常低于北方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
我國南方土壤陽離子交換量通常小于北方土壤的主要原因:
① 氣候因素。南方高溫高濕,礦物風化強烈,物質淋溶也強烈,大量鹽基離子被淋失,鹽基飽和度小。而北方相對低溫低濕,鹽基離子淋失較少,有時還相對富集,鹽基飽和度大。
②粘土礦物類型。南方主要為1:1型及鐵鋁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而北方主要是2:1型脹縮型礦物。
③土壤酸堿度。南方土壤通常是酸性或強酸性,而北方土壤通常是堿性或石灰性。
8、什么是土壤分布的緯度地帶性?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土壤的緯度地帶性是指地帶性土類(亞類)大致沿緯線(東西)方向延伸,按緯度(南北)方向逐漸變化規律。這是由于不同緯度熱量狀況不同引起植被不同并導致成土過程的差異。
9、簡述土壤氧化還原狀況與土壤養分有效性的關系。
①土壤氧化還原狀況主要影響土壤中變價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如高價鐵、錳化合物(Fe3+、Mn4+)為難溶性,植物不易吸收。在還原條件下,高價鐵、錳被還原成溶解度較高的低價化合物(Fe2+、Mn2+),對植物的有效性增加。②另外,氧化還原狀況還影響養分的存在形態,進而影響它的有效性,如土壤Eh>480mV時,以硝態氨為主,適于旱作作物的吸收,當Eh<220mV時,則以銨態氮為主,適合水稻作物的吸收。
10、簡述我國土壤酸堿度分布狀況,造成這種土壤酸堿度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我國土壤的酸堿性反應大多數在pH4.5~8.5的范圍內,在地理分布上有“東南酸西北堿(南酸北堿)”的規律性,即由北向南,pH值逐漸減小。大致以長江(北緯33度)為界,長江以南的土壤多為酸性或強酸性,長江以北的土壤多為中性或堿性。造成土壤酸堿度差異的原因是氣候的因素,即南方高溫高濕,而北方低溫低濕。
11、比較土壤空氣和大氣的區別。
①土壤空氣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氣;②土壤空氣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氣;③土壤空氣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氣;④土壤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還原性氣體。
12、簡述影響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因素。
①土壤通氣性;②微生物活動;③易分解有機質的含量;④植物根系的代謝作用;⑤土壤的pH。
13、比較不同粒級土粒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的差異。
①礦物組成,顆粒越小,次生礦物越多;顆粒越大,原生礦物越多,如石英、正長石、白云母等。
②化學組成,SiO2含量隨顆粒由粗到細逐漸減少,Al2O3、Fe2O3和鹽基含量則逐漸增加,SiO2/R2O3的比率隨之降低。
14、簡要說明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分界線定在0.01mm的科學意義。
粒徑大于0.01mm的粒級,一般無可塑性和脹縮性,但有一定的透水性,其吸濕水力、保肥力和粘結力等都很微弱,而小于0.01mm的土粒,則具有明顯的可塑性和脹縮性,其吸濕水力、保肥力和粘結力等也都有明顯的增加。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