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語言表達試題 |
第 5 頁:第二、數(shù)學基礎試題 |
第 10 頁:第三、邏輯推理試題 |
第 15 頁:第四、英語試題 |
第 18 頁:2012GCT真題A卷參考答案 |
11.臘有人論證說:探究是不可能進行的,因為一個人既不能探究他所知道的,也不 能探究他所不知。他不能探究他所知道的,因為他知道它,無需再探究;他不能探究他所不知道的,因為他不知道他要探究的東西是什么。以下哪一項最準確地指出了該論證的邏輯漏洞?
A.虛假預設:或者你知道你所探究的,或者你不知道你所探究的。
B.循環(huán)論證:把所要論證的結論預先安置在前提中。
C.強詞奪理:理性上黔驢技窮,只好胡攪蠻纏。
D.歧義性謬誤:其中"知道"有兩種不同涵義:知道被探究問題的答案是什么:知道所要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12.銀行的信用卡章程規(guī)定:凡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這意味著,只要信用卡被盜刷時使用了密碼,銀行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對所發(fā)生的損失概不負責。因此,為了使自己的信用卡更安全,應當不設密碼。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都能削弱上述結論,除了
A.有關專家認為信用卡不設密碼更安全,但專家的話也不一定全對。
B.犯罪分子偽造設有密碼的信用卡時,必須另行設法獲取其密碼才能盜刷成功。
C.信用卡遺失時,信用卡的密碼能夠有效阻止他人刷卡交易。
D.盜刷的案件中,如果信用卡未設密碼,法院通常認定卡主人有一定過錯,需承擔不分損失。
13.有些未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成了優(yōu)秀作家,而更多的優(yōu)秀作家是受過大學教育的。優(yōu)秀作家都是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只有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一項陳述一定為真?
A.只有優(yōu)秀作家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B.有些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不是優(yōu)秀作家。
C.能寫出打動人心作品的作家都是優(yōu)秀作家。
D.有些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家未受過大學教育。
14.一般來講,某種產品價格上漲會導致其銷量減少,除非價格上漲的同時伴隨著該產品質量的改進。在中國,外國品牌的葡萄酒是一個例外。很多外國品牌的葡萄酒價格七漲往往導致其銷量增加,盡管那些品牌的葡萄酒的質量并沒有什么改變。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哪一項最好地解釋了上述反常現(xiàn)象?
A.許多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哪種葡萄酒時,依據(jù)大眾媒體所刊登的廣告。
B.定期購買葡萄酒的人對葡萄酒的品牌有固定的偏好。
C.消費者往往根據(jù)葡萄酒的價格來判斷葡萄酒的質量。
D.葡萄酒零售商和生產者可以通過價格折扣來暫時增加某種葡萄酒的銷量。
15.對所有不道德的行為而言,以下兩個說法成立:其一,如果它們是公開實施的,它們就傷害了公眾的感情:其二,它們會伴有內疚感。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一項陳述一定為假?
A.每一個公開實施的伴有內疚感的行為者都是不道德的。
B.某些非公開實施的不道德的行為不會伴有內疚感。
C.不道德的行為是錯誤的,僅僅是因為有內疚感伴隨。
D.某些傷害公眾感情的行為如果是公開實施的,它們就不會伴有內疚感。
16.在兩個試驗大棚內種上相同數(shù)量的茄子苗,只給第一個大棚施加肥料甲,但不給第二個大棚施加。第一個大棚產出1200公斤茄子,第二個大棚產出900公斤茄子。除了水以外,沒有向這兩個大棚施加任何其他東西,故必定是肥料甲導致了第一個大棚有較高的茄子產量。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哪一項最嚴重地削弱了上面的論證?
A.少量的肥料甲從第一個大棚滲入第二個大棚。
B.在兩個大棚中種植了相同品種的茄子苗。
C.兩個大棚的土質和日照量有所不同。
D.第三個大棚施加肥料乙,沒有施加肥料甲,產出1000公斤茄子。
17.某中學自2010年起試行學生行為評價體系。最近,校學生處調查了學生對該評價體系的滿意程度。數(shù)據(jù)顯示,得分高的學生對該評價體系的滿意度都很高。學生處由此得出結論:表現(xiàn)好的學生對這個評價體系都很滿意。
該校學生處的結論基于以下哪一項假設?
A.得分低的學生對該評價體系普遍不滿意。
B.表現(xiàn)好的學生都是得分高的學生。
C.并不是所有得分低的學生對該評價體系都不滿意。
D.得分高的學生受到該評價體系的激勵,自覺改進了自己的行為方式。
18.目前俄羅斯在遠東地區(qū)的耕地使用率不足50%,俄羅斯經濟發(fā)展部有意向亞太國家長期出租農業(yè)用地。該部認為:如果沒有外國資本和勞動力注入,俄羅斯靠自己的力量將無法實現(xiàn)遠東地區(qū)的振興。但是,如果外國資本和勞動力進入遠東地區(qū),該地區(qū)有可能被外國移民"異化"。
如果俄羅斯經濟發(fā)展部的判斷是正確的,以下哪一項陳述一定為真?
A .如果俄羅斯把外國資本和勞動力引進遠東地區(qū),該地區(qū)將實現(xiàn)振興。
B.如果俄羅斯靠自己的力量能實現(xiàn)遠東地區(qū)的振興,該地區(qū)就不會被外國移民"異化"。
C.如果俄羅斯在將外國資本和勞動力引進遠東地區(qū)的同時不斷完善各項制度,該地區(qū)
就不會被外國移民"異化"。
D.如果不靠自己的力量又要實現(xiàn)遠東地區(qū)的振興,俄羅斯將面臨該地區(qū)可能被外國移民"異化"的問問題。
19.趨同是不同種類的生物為適應同一環(huán)境而各自發(fā)育形成一個或多個相似體貌特征的過程。魚龍和魚之間的相似性就是趨同的例證。魚龍是海生爬行動物,與魚不屬于同一個綱。為了適應海洋環(huán)境,魚龍使自身體貌特征與魚類的體貌特征趨于一致。最引人注意的是,魚龍像魚一樣具有鰭。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一項是上面陳述的合理推論?
A.棲居于同一環(huán)境的同一類生物的成員,其體貌特征一定完全相同。
B.不能僅因為一個生物與某類生物的成員有相似的體貌特征就把它們歸為一類。
C.一種生物發(fā)育出與其他種類生物相似的體貌特征,完全是它們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結果。
D.同一類生物成員一定具有一個或多個使它們與其他種類生物相區(qū)別的體貌特征。
20.反核活動家:關閉這座核電站是反核事業(yè)的勝利,它表明核工業(yè)部門很遲才肯承認它們不能安全運作核電站的事實。核電站經理:它并不表明這樣的事實。從非核資源可以得到便直的電力,再加上強制性的安全檢查和安全維修,使繼續(xù)經營這座核電站變得很不經濟。因此,關閉這座核電站不是出于安全考慮,而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
該經理的論證是有缺陷的,因為
A.它不承認電力公司現(xiàn)在可能相信核電站是不安全的,即使關閉這座核電站不是出于安
全考慮。
B.它把采取安全預防措施導致的費用上升看作單純的經濟因素。
C.它忽略了這樣的可能性:從中可以得到便宜電力的那些資源本身也可能有安全問題。
D.它把關閉這座核電站對公眾意味著什么的問題錯誤地當成關閉該電站的理由是什么的
問題。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