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從學科范疇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________的交叉學科。
2、從學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______的學科。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______,即學的心理活動、教的心理活動及其教與學的互動機制。
4、1903年,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學》,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
5、1924年,______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此后又陸續編寫和翻譯了幾本教育心理學著作,開創了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道路。
6、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不以損害教育對象的發展為基本前提,遵守人道主義的道德要求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要貫徹______原則。7、一般意義上講心理發展主要指______。
8、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可以將教育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如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是因為_____。
9、在教育中我們堅持因材施教是因為______。
10、小學階段正是人生心理發展的______時期。
11、學習是個體發展的______。
12、教育心理學的最終價值體現在______。
13、小學生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整個小學時期,兒童的思維逐步______過度。
14、由于______成功、嘉獎是樂觀、進取和勤奮人格的基本條件。
15、小學生的社會認知表現出從表面到內部、從簡單到復雜、______-(從身體特征到心理特征)認知特點。
16、學習本質上講是一種______行為。
17、根據學習的方式分類可以把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______、機械學習與______。
18、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主要條件是______。
19、動機既是學習的條件又是學習的-______。
20、動機可以促進學習,具體表現在______,______;學習動機使學習者積極主動并持之以恒地尋求有關信息。
21、內部動機的核心是______,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
22、一般認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間隔強化好于連續強化,______。
23、引起好奇心產生的條件一般認為是______、刺激的性質獨特、______。
24、外部強化的恰當使用能夠促進個體對自身能力的認識,所以外部強化在______條件下會促進內部動機的產生與提高。
25、創設問題情境會______,所以能夠激發個體的內部動機。
26、合作的學習環境比競爭的學習環境更容易______,并產生學習上的內在動機。
27、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高,表現為______。
28、當人和動物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便會______。
29、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一種______。
30、對知識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得到普遍認同的是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狹義的知識)與______。知識的學習實際上指______的學習。
31、概念學習是獲得______,掌握______。
32、命題學習是理解______,從而掌握______。
33、信息的呈現方式應該是______,是能夠______,也就是說應該去掉一些無關信息。
34、知識同化的條件有______、______、學習者有動機;
35、知識的保持主要指______的儲存。
36、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被稱為______。
37、苛勒提出的遷移的關系轉換理論認為遷移的原因是______。
38、官能心理學認為遷移的發生是由于______。
39、綜合各種要素,實際上影響遷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和學習形成的心向。
40、智力技能的特點是______、意識參與度大。
41、動作技能形成的認知定向階段的主要任務是______,______,形成目標表象與目標期望。
42、動作技能熟練的標志是_______。
43、教師在進行動作技能的教學中必須示范,示范之初要降低示范速度,分解示范動作,便于____________。
44、動作技能的學習中有一種現象被稱為______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克服。
45、智力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階段的主要任務是______、______、建立初步的自我調節機制。
46、在沒有進行練習之前,技能即產生式系統還停留在______狀態,只有經過練習才能______--成為真正的技能。
47、______是促使智力技能從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即真正的智力技能的必要條件。
48、問題(problem)包含起始狀態、______和______三個構成成分。
49、根據條件與目標的確定性可以把問題分為______與______問題。
50、解決問題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51、______是影響學生表征問題的關鍵,所以教師提出問題時需要注意表達語言的準確性。
52、知識經驗是解決問題的______。那些知識經驗豐富卻不能解決問題的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
53、______是那些具有豐富的知識但不受定勢影響的個體能解決問題的原因。
54、______是問題解決的高級形式。
55、創造力以______為核心。
56、精加工策略的具體方法是劃線、筆記、寫批注、寫卡片,適合于______任務。
57、所謂領會監控指____________,尤其適合于閱讀。
58、用指導教學模式教授學習策略,適合于______的學生。
59、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由社會輿論和個人的內在信念系統支持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社會行為規范的總和。______、______為其表現形式。
60、______、______、世界觀、人生觀及______體系等為品德的表現形式。
61、______是道德內化的結果。
62、品德是按道德準則行動時表現出的______。
63、一般情況下認為品德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構成,因此教育中才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的名言。
64、品德的系統結構認為品德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65、個體的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都是個體將外部的價值觀念逐步吸收、內化為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的過程。它經歷了______、反應、評價和______、______五個階段。
66、根據皮亞杰與苛爾伯格的理論,兒童品德的發展遵循______的順序。
67、一般來講對道德情境的______、制訂行動計劃和產生行動指導的能力、______是影響個體道德行為的主要能力要素。
68、______、______是影響兒童品德發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69、______和______影響兒童品德發展的最重要的學校方面的因素。
70、不同的道德情境下個體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行為,表現出不同的道德性水平。______是道德情境中兒童道德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
71、參與道德實踐是為了獲得把知識轉化為信念的實踐中的_______。
72、如果希望道德教育中的言語說服有效就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_______。
73、他律階段__________________是必要的。
74、實際上由于個體的認知風格不同也可以把審美傾向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即______、主觀型、______和性格型。
75、審美的觀照階段需要的內部條件是個體的審美能力、審美價值觀和______,外部條件是審美對象獨特和____________。
76、審美心理的發展規律是以認知能力的發展尤其思維的發展為基礎,審美認知表現出從______到______、從題材到形式、從______到______的規律。
77、教師的職業角色是由他的______和學生的_______所決定的。
78、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是______、邏輯性和口頭表達能力與______。
79、師的人格特征中有兩個重要特征對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它們是______、教師富于______。
80、教師的知識結構由學科知識、______和______構成。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