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譯文】: 網絡游俠大集合
(1) 自從19世紀歐洲首度舉行世界博覽會以來,全球各地已經有許多人借此參觀神奇的攤位,發現遙遠的國度與新奇的科技。1996年世界博覽會也不例外,但是它加上了一個很有21世紀預感的變奏:整個博覽會在網絡世界進行。
(2) 卡爾? 馬拉木德是電腦顧問,文通? 瑟夫是國際互聯網拓荒者,也是電傳通訊公司副總裁,這兩位美國人構想出這個非營利的計劃。國際互聯網1996世界博覽會是一項進行中的數位作業,有許多展示間的公共討論會場,網絡游俠有一整年的時間可以參與建造與更新,甚至可能會延續到12月正式結束之后很久。
(3) 贊助廠商設的高科技攤位固然像在真的博覽會中一樣占了顯著的地位,可是這場虛擬博覽會的氣氛與實務更接近一個龐大、熱鬧的商場,展售數以千計個人與小團體的才能與商品。只要有一部電腦和調制解調器就可以“參加”,甚至也可以自己設計多媒體網址來參展。參觀者可以看到一個攤位有關反科技潮流的介紹,然后輕易轉到一場加拉帕戈斯群島野生生物的展覽,再去參觀虛擬的孟加拉宗教慶典。
(4) 所有連網的網站都由“中央公園”支援,這是6部電腦伺服器構成的全球性基礎設施(年底預計會增加到18部),分別坐落在東京、阿姆斯特丹、阿德萊德與華盛頓等各大都市。此外日本還設有“大眾出入口”,民眾可以離開街道就走進國際互聯網。這些出入口包括東京時髦的原宿區網絡咖啡館,以及電傳通訊巨人日本電報電話(NTT)公司總部的電腦站。阿姆斯特丹也有類似的設備,韓國和臺灣也在規劃中。
(5)這次博覽會能熱熱鬧鬧地進行,絕非易事。36歲的馬拉木過去一年都在30個國家間穿梭,游說各大公司。起初這些公司都認為他的計劃太龐大、不可行,也有一些國家立即支持這個構想,有些國家則完全沒掌握住馬拉木夢想中的重點:把博覽會辦成公共工程計劃,焦點在于國際互聯網能給專家和新手哪些服務。到了基層的團體開始支持這項計劃時,企業界也很快跟進。各大公司捐贈設備與服務,為的是能接觸到數百萬潛在客戶——他們都急著想看看這些公司最新的科技。
(6)日本的公司很快抓住機遇把他們的科技實力公開展出。例如索尼公司攤位強調其“網絡通道”軟體,它可以組合立體影像與聲音、動作。“網絡通道”用到的技術和新力暢銷的新型32單元電視游樂器“游樂站”的技術類似,也許可以應用在網絡上來傳送、執行立體游戲。
(7) 自從1月1日推出以來,博覽會的主要網站一天能吸引到40多國的4萬名參觀者(主網頁設在http://park.org)。大多數的虛擬游客從美國、日本進入,可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瑞典、新加坡與愛沙尼亞也不乏上網者。博覽會留言簿上的評語絕大多數是好評。一名荷蘭來的參觀者留言:“哇!世界變小了。”
(8)各大贊助公司——主要是電傳通訊公司與軟件公司——起初還有點遲疑,后來都變成堅信不渝。這場博覽會不僅內容五花八門,涵蓋領域無遠弗屆,在技術方面也是一項奇跡。為了順利推出博覽會,總計捐款達1億美元,光是電腦設備就值2500萬美元。中央伺服器的儲存量高達兆兆字節——相當于100萬片軟盤。核子物理學家、博覽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羅布? 布洛柯錫說:“讓那么多機器一起愉快工作,只有靠國際互聯網。”可是因為國際互聯網現有的國際傳輸容量不足,他表示“所以我們自己蓋了一個后臺。”
(9)那個后臺是高速的電傳通訊通道,也是博覽會真正的明星展示品。1889年的巴黎博覽會留下了埃菲爾鐵塔,這一次的世界博覽會也會留下一個結構來代表未來的遠景:越洋的高速光纖電纜——“鐵路”。MCI公司和日本電話公司(KDD)共捐贈約2000萬美元來建設這條每秒可傳45兆位資料的電纜。這條穿越太平洋,連通美國與歐、亞的通道,增強了音響與視訊的傳送速度與品質。如果用電話線路來換畫面,一次要好幾分鐘。現在可以快到像用遙控器轉換電視頻道一樣。
(10)這條通道是歷史上最快的國際連線,也是邁出了第一步,將來可能埋下永久性的網線,逐步將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直接連入國際互聯網中。博覽會的規劃者希望,此次大會培育出來的基礎設施——以及網絡意識——可以推動使用網絡的新熱潮。主事者瑟夫說:“到1996年底,我很希望,也很期待人們會發現我們建立的聯網為企業界迫切需要,那么就可以把它留著。”馬拉木講得更簡單明了:“我希望它是永不結束的市集。”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考研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