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二、 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
考點24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
(1) 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 自由資本主義的主要標志是,在生產和流通領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競爭原則,依靠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政府對經濟活動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標志是,壟斷成為經濟生活的基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處于統治地位。
(3) 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又經歷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兩個主要時期。
考點25 生產集中和私人壟斷的形成
(1) 生產集中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日益集中于少數大企業的現象,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社會化的重要表現。壟斷是指為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少數大企業或大企業的聯合體對某個或某些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實行的獨占或控制。
(2) 生產集中是私人壟斷形成的物質基礎。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這是因為:第一,少數大企業為了實現規模效益或為了避免兩敗俱傷,有必要彼此建立協議或聯合,共同操縱市場;第二,生產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業無力與大企業競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企業的進入,這也使少數大企業自然占據壟斷地位;第三,當某個或某些部門的生產集中于少數大企業時,這也為壟斷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
(3) 二戰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集中、壟斷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第一,從生產集中看,一是兼并的對象從大企業兼并中小企業發展到大企業間的相互兼并,甚至跨國兼并;二是兼并方式從橫向、縱向兼并發展到混合兼并。混合兼并是二戰后壟斷資本擴大壟斷勢力的重要形式。第二,從壟斷程度看,出現了一些巨型企業,它們在生產和銷售中所占份額巨大,經營方式綜合化。二戰后,混合聯合公司成為私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考點26 壟斷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
(1) 列寧揭示了壟斷是壟斷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指出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征是:
①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爾主要是由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通過簽訂劃分銷售市場、規定商品產量、確定商品價格的協定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是比較初級的壟斷組織形式。辛迪加是由同一部門的幾個大企業通過簽訂統一銷售商品和采購原料的協議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托拉斯是由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或生產上有密切聯系的大企業的聯合體,是比較發達的壟斷組織形式。康采恩是由不同部門的多家企業聯合組成的一種組織復雜、規模龐大的企業集團,它以金融控制為基礎來實現其壟斷統治。
②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在工業壟斷的基礎上,銀行業也在壟斷。銀行業的壟斷,使銀行和工業的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銀行從普通的信貸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金融資本形成的主要途徑:一是信貸關系,即壟斷的大銀行和壟斷的大工業之間長期固定的巨額借貸;二是資本紐帶,即彼此向對方領域投資、參股和控股;三是人事結合,即互相兼任對方的主要職務。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融合而形成的資本叫金融資本。
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是控制或操縱龐大的金融資本的少數最大的壟斷資本家或資本家集團。金融寡頭在經濟上主要通過“參與制”(掌握一定量的股票來層層控制企業的制度)來實現其統治;在政治上是通過“個人聯合” (親自擔任或指派代理人擔任政府要職)來實現其對國家機器的控制。總之,金融資本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壟斷資本形式,金融寡頭已成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③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是商品輸出。進入壟斷階段,資本輸出有了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第一,資本輸出成了金融資本獲取高額利潤的重要手段。第二,資本輸出也是金融資本爭奪世界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的有力手段。
資本輸出的形式,一是借貸資本輸出,如貸款,這是間接投資;二是產業資本輸出,這是直接投資。大規模資本輸出的結果,一方面,使金融資本的勢力從國內擴展到國外,加強了金融資本在世界范圍的統治;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對世界范圍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起了促進作用。
④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的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為了避免在國際競爭中兩敗俱傷,各國壟斷組織謀求妥協,達成國際性協定,形成國際壟斷同盟。國際壟斷同盟是資本主義各國最大壟斷組織根據協定而結成的國際性經濟同盟。其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場,制定壟斷價格,控制生產規模,壟斷原料來源,分配投資場所,以保證共同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⑤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隨著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形成,世界被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數眾多的被壓迫民族,另一部分是為數很少的壓迫民族,由此形成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
(2) 列寧概括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征,在二戰后有了很多新變化:第一,壟斷組織的規模、金融資本統治的范圍擴大;第二,跨國公司、跨國銀行和國際財團取得了對世界經濟的支配地位;第三,資本的國際流動出現新特點,國外直接投資、金融資本國際流動的規模和速度空前增大;第四,國家出面的國際調節活動頻繁,世界經濟走向區域化、全球化;第五,新殖民主義出現,國際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等。這些新變化,大都是列寧概括的基本經濟特征的發展。而列寧揭示的壟斷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實質的基本觀點,仍然是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指南。
考點27 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1) 競爭產生壟斷,但壟斷沒有也不可能消除競爭。這是因為:第一,壟斷不可能消除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第二,不存在由一個壟斷組織囊括一切部門、一切企業的絕對壟斷,社會經濟活動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壟斷企業,它們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2)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競爭帶有新特點:第一,競爭內容有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壟斷組織與非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非壟斷的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第二,競爭的主要目的是獲取高額壟斷利潤,鞏固、擴大已有的壟斷地位。第三,競爭的手段更加多樣化,不僅有經濟的,還有政治的,甚至采取暴力來消滅競爭對手。此外,競爭的規模擴大(遍及各個領域,由國內擴展到國外),程度更為激烈,破壞性也更為嚴重。
考點28 壟斷利潤
(1) 壟斷利潤是指壟斷資本家憑借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而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壟斷利潤的來源:一是壟斷企業內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二是存在于壟斷企業外部,通過價格等機制轉移到壟斷企業中的價值和剩余價值。
(2) 壟斷的實質是保證壟斷資本家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對壟斷利潤的追逐是壟斷統治在經濟上的動機和目的,是剩余價值規律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具體表現。
考點29 壟斷價格
(1) 壟斷價格是指壟斷組織在銷售商品或購買生產資料時,憑借其壟斷地位規定的、旨在保證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壟斷價格分為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壟斷高價是壟斷組織銷售商品時規定的市場價格,壟斷低價是壟斷組織向非壟斷的中小企業購買原料、初級產品等生產資料時規定的市場價格。壟斷價格雖然由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來制定,但也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約。在壟斷條件下,為爭奪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為防止產品的積壓,壟斷組織必須對市場容量、價格與需求等進行估測,而不能任意定價。
(2) 壟斷價格的出現,使商品的價格經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但這并沒有否定價值規律:第一,壟斷企業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價格,壟斷價格不可能完全脫離價值。第二,壟斷價格并沒有改變全社會商品價格和價值總額的一致性。壟斷企業通過壟斷價格多得的利潤,正是其他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失去的價值部分。第三,壟斷價格的制定和變化,歸根到底取決于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化。可見,壟斷價格的出現,使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現為大部分商品的市場價格采取了壟斷價格的形式。
考點30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它的發展分三階段:第一階段,1914年一戰爆發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形成。這個階段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建立國營鐵路、郵政、電話等基礎性設施。第二階段,一戰至二戰結束初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穩定發展。這個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帶有為適應戰爭需要和反危機應急措施的特殊性,國家給生產軍需品的私人壟斷組織以津貼、優惠貸款,美國執行羅斯福“新政”,干預經濟生活等。第三階段,二戰結束后至現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廣泛而迅速的發展。
(2) 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的基本形式:第一,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融為一體(國家直接掌握國有壟斷資本);第二,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內部結合(國家與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第三,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外部結合(國家對私人壟斷企業運行的干預和調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社會生活中起主導作用,成為二戰后壟斷資本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征。
(3) 二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的發展和深化。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關系的矛盾尖銳化起來,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矛盾:第一,新科技革命推動下出現的航天、海洋開發、核能等新興部門的開發,需要巨額投資,風險大、周期長,私人壟斷資本往往力量不夠也不愿承擔,需要國家直接投資。第二,經濟現代化要求發展公共基礎設施,保護環境,加強基礎教育、發展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而這些事業的發展,投資回報率低、回收期長,私人壟斷資本不愿承擔,需要由國家統一組織興辦。第三,生產高度社會化,要求經濟協調發展,必須借助國家力量干預和調節,克服“市場失靈”。第四,隨著科技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失業問題增加,貧富分化現象嚴重,需要國家采取措施增加就業,改善社會保障以緩和階級矛盾。第五,生產社會化的發展,使克服生產過剩、遏制危機的頻繁發生更加突出,這也需要借助國家力量來拓展國內外市場。可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加劇的必然結果,也是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一步調整。
考點3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和雙重作用
(1) 由于私人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的結合,導致所有制實現形式、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這是因為:第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第二,私人壟斷資本的本質屬性沒有改變。盡管普遍采取股份制形式,但控股權始終掌控在少數大壟斷資本家手中,他們追求高額壟斷利潤的本性沒有變,工人階級遭受剝削的社會地位也沒有變。第三,資本主義的國有經濟是資產階級的國家所有制。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資本主義國有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為私人壟斷資本服務、為私人壟斷資本獲取高額壟斷利潤提供必要條件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是“理想的總資本家”。總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維護其壟斷統治并保證獲取穩定的高額壟斷利潤。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是雙重的,既對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又促使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深化。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第一,在保證壟斷資本家集團獲取穩定的高額壟斷利潤過程中,客觀上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第二,國家對經濟有意識的干預、調節,刺激了有效需求的增加,擴大了國內外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第三,國家通過大量撥款和組織開發高新技術產業,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第四,國家協調壟斷資本和中小資本、壟斷資本內部各集團之間的利益關系,使他們的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服從資產階級整體的、長遠利益。第五,通過社會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預勞資關系,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的作用。
②由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的根本性質,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反而使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深化。這具體表現在:第一,國家干預不能解決生產盲目擴大和勞動群眾消費需求相對狹小的矛盾。第二,國家調節不能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不能消除部門之間比例關系的破壞和經濟結構的失衡。第三,國家干預經濟不能解決失業、貧富懸殊問題,不能消除壟斷資本與勞動群眾的階級對立。第四,國家干預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和內在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