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新增考點)
沖刺要點歸納
本講屬新增內容,史論結合,闡述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闡述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合理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艱巨性;闡述社會主義本質的一般特征;闡述堅持和完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重要性。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
19世紀初期以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來源。
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重大貢獻
1915年8月,列寧在《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中明確指出:”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1916年,他在《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一文中又寫道: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產下也只能是這樣。由此得出一個必然的結論: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的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內獲得勝利,而其余的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將仍然是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以前的國家。
在列寧看來,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將是由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然后波浪式地發展為全世界的勝利。列寧所提出的這個新論斷,是以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為依據的,也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十月革命的勝利,顯示了暴力革命的偉大歷史作用,證實了列寧關于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內獲取勝利的科學論斷,也向全世界表明,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重大貢獻。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從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的科學論斷。
三、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兩個必然”(也稱”兩個不可避免”),后來,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兩個決不會”,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有著內在的聯系,應該結合起來加以理解。
“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是對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必然性以及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的全面論述。前者講的是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的客觀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講的是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它告誡我們,“兩個必然”的實現需要相應的客觀條件,而在這個條件具備之前決不會成為現實。
當今世界,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沒有因為西方國家經濟、科技的發展而有本質的改變。但是,自從社會主義這個資本主義的對立面在世界上出現,并且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方面千方百計同社會主義進行斗爭,這種斗爭盡管形式不斷變換,但從未停止過;另一方面,他們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和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某些環節和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運行、管理機制作了不少自我調節、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鑒社會主義的一些做法,從而使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僅能夠容納現實的生產力,而且生產力還在發展,資本主義統治下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緩和。但同時,也應該看到,西方國家大力發展新經濟,加速推動經濟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國家的財富不斷增加的同時,也使這些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里,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加劇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最終將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全面準確地學習和把握“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既有利于人們堅定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同時也有利于人們堅持科學態度,充分尊重客觀規律,腳踏實地地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
跨考教育供稿,轉載請注明來源!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理論五門課考試背誦版匯總·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