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沖刺要點歸納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含《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的部分內容)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這種制度,體現了我國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1、民族區域自治市在統一而不可分離的國家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它是根據中國的實際國情決定的。第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是我國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依據。第二,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戰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第三,各民族打雜據、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異,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四是享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按照傳統風俗習慣生活及進行社會活動的權利和自由。此外,還擁有自主安排、管理、發展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項權利。
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各民族的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中國各民族既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又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各展所長。
(二)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正確處理民族問題
1、社會主義民族問題的實質,已經不是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問題,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內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應該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來加以解決。
2、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1)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前提和基礎。所謂民族平等。實行民族平等是中國的憲法原則。在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歷史長短,居住地域大小,經濟發展程度如何,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所有領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
民族平等,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石。
經過6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障民族平等的法律規范體系,各民族平等權利依法得到保障。主要表現為人身自由和人身權利不受侵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享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
(2)民族團結是維護國家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根本保證
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一,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沒有民族團結,必然是民族矛盾、沖突不斷,導致國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其二,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社會才能安定和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其三,民族團結是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
(3)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堅持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繁榮,必須全面貫徹黨的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基本內容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的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緊緊把握住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個主題,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堅決反對大民族主義、地方民族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堅決揭露和打擊國內外敵對勢力的一切分裂活動,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符合國情的正確的民族政策,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睦相處、和衷共濟,開創了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大變化。
(三)新疆7?5事件的性質
中國各民族的起源和發展有著本土性、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為”新疆”。
1、新疆7?5事件是境內外”三股勢力”精心策劃和組織的一起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策動民族分裂,干擾我國發展。這既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張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異常激烈的斗爭。
2、新疆7?5事件暴徒所犯的”打砸搶燒暴力犯罪”與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我國《刑法》明確規定:對于打砸燒搶的嚴重暴力行為,根據具體情節分別按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等罪處理。而對于意圖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按危害國家安全罪處罰。
跨考教育供稿,轉載請注明來源!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公共課:考場答題技巧和建議·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