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考點1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
在當代中國,一切贊成、支持和參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力量,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農民階級是人數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識分子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考點2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主要有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
(2) 把新的階層中的廣大人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從實際出發得出的科學結論。一是經濟領域的制度創新,是新的階層產生的重要條件;二是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使社會分工精細化,為新的階層的出現提供了從業條件;三是產業結構的變化,促成了就業結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
考點3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提出和倡導“四個尊重”有其必然性,這是時代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具體體現;是要在全社會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和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也有利于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
考點4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團結合作,關系到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鞏固,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是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條件,也是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充分發揮各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
考點5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
(1) 新時期的統一戰線,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聯盟。
(2) 內容: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范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范圍以外,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空前的廣泛性。
(3) 基本任務: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考點6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
黨的領導問題是統一戰線的核心問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僅取決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也是統一戰線內部各方面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
考點7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
(1)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一大法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都需要團結各方面的力量。
(2) 在新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的實質,就是要在一個共同目標下,實現全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的團結,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
考點8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 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前提和基礎。民族團結是維護國家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保證。各民族共同繁榮則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2) 社會主義時期黨的宗教政策:一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二是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三是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堅決抵制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堅決反對和取締邪教。
考點9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
人民解放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搞好人民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是全面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
考點10建立鞏固的國防
(1) 依據: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鞏固的國防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基本保證。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
(2) 措施: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方針。一是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的原則加強軍隊建設;二是貫徹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三是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
考點11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任務
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考點12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新世紀,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一是按信息化的要求,積極創新軍事理論;二是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培養高素質新型人才;三是繼續改革我軍體制編制,使之更趨合理化;四是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加快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信息化正在成為新軍事變革的本質和核心,各發達國家都把信息化作為新世紀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相關推薦: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沖刺卷10套·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