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前核心預測三:質量互變規律
相關知識點
1.質、量、度
質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的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決定的,并且通過事物的屬性表現出來。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定性。把握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即“心中有數”。度是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圍。度的兩端叫關節點或臨界點。事物的量和質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在度中得到體現。因為超出度的范圍,一物就轉化為他物。度這一哲學范疇啟示我們,在認識和處理問題時要掌握適度的原則,防止“過”和“不及”。
2.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
事物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質變和量變兩種形式。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3.量變和質變的辯證統一關系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的聯系和發展所采取的兩種狀態和形式,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關系。其統一性表現在: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沒有量變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質變。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一方面,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另一方面,在質變過程中也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其矛盾性表現在,二者的含義不同。區分二者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過了“度”。在“度”的范圍內是量變;超過了“度”的范圍則是質變。
總之,量變和質變相互依存、相互貫通,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形成事物質量互變的規律性。
4.質量互變規律的理論意義
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漸進性(連續性)和飛躍性(階段性)的統一。
該規律啟示人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把遠大理想和求實精神結合起來;它也是黨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相統一,以及處理好穩定、改革和發展的關系的哲學基礎。
命題角度
生產集中、資本集中與壟斷的形成;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示范例題
材料1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摘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材料2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摘自荀子《荀子·勸學》
結合上述材料,利用辯證法有關規律分析,為什么“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答案要點】
材料中兩則材料體現了唯物辯證法中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原理。量變是指事物量的變化,即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動,表現為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體現事物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性質的變化,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表現為根本性的、顯著的突變,這是對原有度的突破與超越,是事物連續和漸進的中斷。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意義:
(1)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和形式,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轉化和相互滲透。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即相互轉化:①由量變到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即量變不僅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而且決定質變的性質和方向;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即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然引起質變。②由質變到量變,質變體現在鞏固量變的成果并進一步引起新的量變。質變在事物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質變才能使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體現和鞏固量變成果,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3)這一辯證關系原理或量變質變規律的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兩方面:①在理論上堅持量變和質變的辯證統一觀點,反對把量變和質變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的“激變論”和庸俗進化論的形而上學觀點;②在實踐上既要重視量變又要重視質變。因為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正如在材料1中所描述的“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細”,只有從小事做起,從易事做起,由量變到質變,才能成就難事、大事。同樣材料2中,“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也體現了上述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
相關推薦:2010年名師肖秀榮考研政治沖刺考前大預測·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