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真題:萬學海文:2010年1月9日考研政治試題
免費下載:2010年1月9日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劉澤剛老師
中國近現代史綱今年的材料題體現了海文政治考研核心考點的第三大主題——20世紀三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改革開放)的前兩次巨變。題目如下:
36.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時整,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廣場沸騰了!震天的歡呼直沖云霄,帽子、圍巾甚至報紙在空中飛舞······
身著深色氣泡的宋慶齡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涌動的人潮,看著廣場上矗立的孫中山畫像,不禁熱淚盈眶。8天后,她這樣想世人講述在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
“連年的偉大奮斗和艱苦的事跡,又在我眼前出現。但是另一個念頭抓住我的心,我知道,這一次不會再回頭了,不會再倒退了,這一次,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
摘編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報》
材料2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時整,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晚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偉大祖國的這一盛大節日。
天安門城樓紅墻正中懸掛著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的巨幅彩色畫像。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紀念碑兩側超寬電子屏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標語格外醒目。廣場東西兩側,56根繪有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圖案的民族團結柱,象征著56個民族共同擎起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基業。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摘編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
(1) 如何理解宋慶齡所說的“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
(2)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其命題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1. 材料題命題切入的角度很好,結合建國60周年熱點問題,引入了新中國成立的重要歷史意義這一焦點問題;結合1949年新中國成立,回顧了我國近代社會反帝反封建的歷史。所以,考生在今后復習時一定要注意考點的前后聯系,一定要將歷史的發展線索理清楚,將歷史的階段性特征定位清楚,否則答題時容易張冠李戴。
2. 題目設置很巧妙,以宋慶齡的感慨為引子,考查了孫中山艱難的革命探索;以發展進步的新紀元考查了考綱中的“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這說明考生要審準題目,要聽懂問題之中的問題,也就是要搞清楚應該結合考綱上的哪些考點來答題。
3. 題目的跨度比較大,在較小的命題空間里容納了最大的知識量。這很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綜合組織能力和正確表述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能力。其實題目考查的就是近代歷史上我國兩大歷史任務之中的第一項任務——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設問很藝術化,內容都在考綱之中。
4. 材料讓人讀后有輕松愉悅的感覺,一改純理論的老面孔,以紀實報道的筆調描述了事實與現象場景。讓考生從一些描述場面的關鍵詞中去領悟其歷史原因、歷史規律和歷史意義。如“熱淚盈眶”“ 另一個念頭抓住我的心,我知道,這一次不會再回頭了,不會再倒退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等詞句。考生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真實的歷史邏輯才能正確理解這些文學性甚至口語化的表述。
5. 讓考生在答題過程中,從歷史時空中領略是與非、經驗與教訓、黑暗與光明。從事實中去領悟規律和結論,這有潤物細無聲的垂訓效果。這個考法充分體現了歷史學科用事實來說話,以邏輯的實證來推導歷史本來面目的特點。考生要在理解概念、線索化推理和總結歷史規律方面下功夫。這再一次證明了學習歷史不能簡單地背誦一些“干條條”,而要將平面的知識立體化,將點線面體結合起來。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