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什么我們將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A:在鴉片戰爭以前,中國處于封建社會。那時候,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小農經濟是其基本生產結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重農抑商,限制商品經濟發展。政治上,實行高度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社會結構上,實行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君權、父權、夫權。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其倫理道德規范是三綱五常,主張仁政、德治等;實行文化專制主義。
但鴉片戰爭使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階級關系也發生變動,舊有的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發生了變化,并且產生了兩個新的階級,即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同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國從此出現兩大歷史任務,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Q: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帝國主義侵華有功論?
A:我們通常認為,對于帝國主義侵略這件事我們應該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來評價。客觀上來說,帝國主義侵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封建制度滅亡的步伐;但從主觀上來說,帝國主義是來侵略的,他們不是來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他們只是想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并且他們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正如馬克思所說,帝國主義侵華即使有一定積極作用,那也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我們還是應該給予批判。
Q: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各階級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A:當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國家打開以后,中國失去了原有的獨立地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各階級開始了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期找到一條獨立富強的之路。這些探索活動主要有:農民階級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地主階級發起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戊戌維新運動以及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這些運動或者革命最后都失敗了,原因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本質的原因那就是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本身所無法克服的階級局限性。從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農民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能帶領中國找到出路,只有具備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才能擔當此使命,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