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復習筆記(第四章第3節)
第三節 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基本內容]
1 單個資本和社會資本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各個企業的資本都是屬于不同資本家或資本家集團所有,每個企業的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都獨立地進行著循環和周轉,實現價值的增殖。這種各自獨立發揮資本職能的資本,就是單個資本。
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是社會化大生產,各個企業之間存在著分工協作關系。所以,各單個資本又是互相依存的。這種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單個資本的總和,就是總社會資本,或稱社會總資本;而互相交錯、互為條件的單個資本運動的總合,就形成社會總資本的運動。
社會總資本與單個資本的運動有許多共同之處:從運動的內容看,都要達到價值增殖的目的;從運動的形式看,都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環;從運動的過程看,都要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都是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的統一。
社會總資本的運動與單個資本運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社會總資本運動的流通內容上。單個資本的運動只包括生產消費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資本流通,而社會資本運動,既包括生產消費,又包括個人消費;既包括與生產消費相適應的資本流通,又包括與個人生活消費相適應的一般商品流通。
考察社會資本運動必須以社會總的商品資本即社會總產品為出發點。這是因為,只有社會總產品才既包括用于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又包括用于個人消費的生活資料。社會總產品,是指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以年為單位)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總和就是社會總產值。
從社會總產品出發考察社會資本運動,核心問題就是要考察社會總產品各個組成部分是如何實現的,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補償問題,它分為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兩個方面。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是指社會總產品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如何通過全部商品的出售,以貨幣形式收回,用以補償生產中預付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價值,并獲得剩余價值。社會總產品的實物補償,是指社會總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轉化為貨幣形式后,如何再轉化為所需要的產品。
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是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首先,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是社會資本正常運動的基礎。社會資本再生產要正常進行,最基本的條件是社會總產品必須全部銷售出去,以便補償預付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價值,并取得剩余價值。其次,社會總產品的物質補償是維持社會資本再生產正常進行的條件。社會資本再生產要正常進行,其基本條件是上一個生產過程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能夠得到替換。
為了考察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過程和實現條件,馬克思從實物形式和價值形式兩個方面,分析了社會總產品的構成。從實物形態來看,社會總產品按其最終用途,可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其中,生產資料用于補償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和用于擴大再生產的需要;消費資料則用于資本家和工人的個人消費需要。從價值形態來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可分為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和剩余價值(m)三個組成部分。其中,c是舊價值的轉移,代表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預付不變資本;v和m是雇傭工人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新價值, v用來補償生產中消耗掉的可變資本,m用于資本家的個人消費和資本積累。
與社會總產品的實物形態由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構成相適應,社會生產也分為兩大部類:一類是制造生產資料的部類,又稱第一部類,用符號“Ⅰ”表示;另一類是制造消費資料的部類,又稱為第二部類,用符號“Ⅱ”表示。
社會總產品的實物構成及社會生產分成兩大部類,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c、v和m 三部分構成,是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兩個基本原理,是考察社會再生產的理論前提。
2 社會資本的簡單再生產
(1)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
根據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兩個基本原理,假設社會總產品的實物構成和價值構成如下: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 2000c + 500v + 500m = 3000
為了使第二年的社會資本再生產能夠繼續進行,這兩大部類的產品包括它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必須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這個實現過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交換:
首先,第一部類內部各企業之間的交換。第一部類的4000c ,在實物上是由各種生產資料構成的,在價值上它本部類已消耗的不變資本價值。為了維持簡單再生產,生產中消耗了的4000c必須用新的生產資料來補償,而這4000c 在實物形態上就是由生產資料構成的。因此,這部分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可通過第一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而得到實現。
其次,第二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第二部類中的產品500v +500m ,在實物上是由各種消費資料構成的,在價值上代表本部類工人和資本家個人消費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為了維持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的工人和資本家的個人消費需要,它必須用消費資料來補償,而這500v + 500m 的實物形態正好是消費資料,因此,這部分產品同樣可以通過第二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購買本部類的各種消費品得到實現。
再次,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通過上述兩個方面的交換,第一部類還剩下1000v +1000m 的產品,它在價值上代表本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但在實物形態上卻是生產資料,不能用于生活消費,必須與第二部類的消費資料相交換。同時,第二部類剩下2000c 的產品,它們在價值上代表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但在實物形態上卻是消費資料,必須和第一部類的生產資料相交換。這樣通過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使第一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得到2000的消費資料,使第二部類的資本家得到再生產所需要的價值2000的生產資料。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① ③
2000c + 500v + 500m = 3000
②
(2)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實現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條件是 ,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
Ⅰ(v + m ) = Ⅱ c
從這個公式可以引申出以下兩個公式:
第一, Ⅰ(c + v + m) = Ⅰ c + Ⅱ c ,即第一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應該等于兩大部類的不變資本的總和。這表明第一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應同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保持相等關系。
第二, Ⅱ (c + v + m) = Ⅰ (v + m) + Ⅱ (v + m) ,即第二部類的總產品的價值,應該等于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的總和。這表明第二部類生產的生活資料,應與兩大部類工人和資本家的消費基金保持相等關系。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