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復習筆記(第八章第1節)
第八章 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學習本章,要著重掌握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全面認識當代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多極化、區域集團化等方面內容;了解和把握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新形式,資本主義國際調節的主要內容,發達國家之間以及它們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壟斷資本國際化的實質等。 [學習建議] 本章是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本質的基礎上,把研究的視野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因此考生在學習本章時,必須與前面幾章所闡述的內容結合起來。同時,本章內容與資本主義國家當前經濟發展的現實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考生應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主要知識點] 資本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國際壟斷組織的產生和發展 資本的國際化和經濟的全球化 國際經濟協調與經濟一體化和地區集團化壟斷資本國際化的實質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關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關系
[本章小結] 資本輸出成為壟斷資本主義對外經濟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壟斷階段的資本輸出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資本輸出的實質是金融資本掠奪、剝削和奴役其他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確立和鞏固金融資本對世界統治的重要工具,是國際壟斷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輸出量劇增,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建立起國際壟斷同盟。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形式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主。為了維持資本主義在世界上的統治,資本主義國家還采取政治、軍事手段從領土上瓜分世界。當代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多采取新殖民主義手法,實現其對發展中國家剝削、控制的目的。
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是資本主義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本國際化的發展促使國際經濟關系向深度擴展,導致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資源配置的國際化,其內容大體上包括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三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國際壟斷組織——跨國公司,它在當代國際經濟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這就是國際經濟一體化。在世界某個地區范圍內的國際經濟調節,是世界經濟的地區集團化。它有許多形式,較高級形式是歐洲聯盟。壟斷資本國際化的實質是為了謀求壟斷資本或國家壟斷資本的共同利益。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有利益一致之處,也有矛盾和爭奪。他們的矛盾和斗爭主要體現在貿易、投資和金融三個方面。
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特征是:生產力水平低,科技教育水平落后;經濟結構的二元性;經濟成分比較復雜;經濟發展的依附性。造成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統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關系的實質,是一種控制與反控制、剝削與反剝削的關系。發展中國家要獨立發展成為現代化國家,就要打破舊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的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秩序。
第一節 壟斷資本主義的對外經濟關系
[基本內容]
1、資本輸出
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經濟聯系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輸出。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侵略的重要手段則是資本輸出,即把他們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資本輸往國外,利用這些資本作武器,剝削、壓迫這些國家的勞動人民,最終為形成金融資本的國際統治服務。
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從必要性方面看,首先,壟斷形成后,出現了大量所謂“過剩資本”,這是資本輸出的財力基礎。其次,這些過剩資本的最佳投放場所是輸出到國外,特別是那些經濟落后的國家。從資本輸出的可能性方面看,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輸出和經濟侵略,使那些經濟落后國家原有的自然經濟逐步趨于瓦解,商品經濟開始發展起來,并被卷入了世界市場。這些國家的勞動者也出現了分化,市場上有充足而且價格很低的勞動力供給。這些國家的發展近現代工商業所必需的基礎設施也已有所建設。所有這些,為資本主義國家輸出資本提供了基本條件,也使大規模輸出資本成為可能。
資本輸出的形式有多種,從資本形態上看,大體上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從資本輸出的主體看,則可分為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資本輸出的實質,都是金融資本掠奪、剝削和奴役其他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確立和鞏固金融資本對世界統治的重要工具,是國際壟斷的基礎。
資本輸出對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乃至整個世界經濟格局,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從資本輸出國方面看,資本輸出為過剩資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獲得大量來自海外的高額利潤和利息;是輸出國控制輸入國的重要手段;是輸出國擴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使金融資本的銀行網遍布全世界,從而強化了金融資本在世界經濟、政治舞臺上的統治地位。但是,大量資本輸出也給輸出國帶來許多嚴重的后果:資本輸出帶來的巨額海外收入,使得輸出國成為食利國,從而引起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緩慢;資本輸出造成大量資本外流,必然使其國內許多領域因壟斷或利潤低而得不到投資和發展;資本輸出還會造成資本主義國家間激烈地爭奪有利的海外投資場所的斗爭,加深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從資本輸入國方面看,大量國外資本的輸入有兩重作用。一方面,外來資本和生產方式的進入,促進了這些國家自然經濟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些國家民族經濟的發展和整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國外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也給這些國家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的貸款條件和交換等方式,攫取了輸入國巨額的國民財富,使這些國家長期得不到順利發展;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輸出造成輸入國其對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資金技術等的依賴,乃至最終在政治上使輸入國成為輸出國的附庸。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輸出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資本流向的變化,從原來的主要是發達國家向經濟落后國家輸出,發展到當代的多方向輸出,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相互投資的大幅度增加;在私人資本輸出增長的同時,國家資本輸出增長更快,并日益成為占重要地位的資本輸出形式;與過去時代不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輸出,多采取所謂“援助”的方式進行。
2、國際壟斷組織的產生、發展和在經濟上瓜分世界
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輸出上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它們之間存在著又聯合又爭奪的復雜關系。為了協調各國壟斷組織間的關系,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國際壟斷同盟。
早期的國際壟斷組織,主要是國際卡特爾。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形式則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主。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是以經濟實力為后盾和基礎的。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跨國公司發展起來以后,各國的壟斷組織通過跨國公司進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
3、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斗爭
殖民地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重要的原料供應地,最可靠的銷售市場,有利的投資場所,維持霸權地位和建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條件,也是維持和加強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統治的重要條件。從殖民地掠奪的巨額財富是資本主義國家積累、發展和增長的重要源泉,也是它們維持壟斷統治和經濟實力的源泉。帝國主義國家在對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后,又展開了對世界領土的重新瓜分的斗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的統治也由舊殖民主義轉為新殖民主義,打著所謂“援助”的旗號實現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控制。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