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1.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1)規律及其客觀性
規律揭示的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客觀性是規律的根本特點,它的存在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唯心主義者否認規律的客觀性。
(2)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
自然與社會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人不能任意改變、創造或消滅自然規律。但是人可以作用于客觀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變化(2007年多選題第18題)。
典型真題
(2007年多選題第18題)某地鄉村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金秋時節,農民采摘柿子時,最后總要在樹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農民們說,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鵲都在果樹上筑巢過冬,到冬天也不飛走,整天忙著捕捉果樹上的蟲子,從而保證了來年柿子的豐收。從這個實例中,我們受到的啟示是
A.事物之間有其固有的客觀聯系
B.人們可以發現并利用規律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C.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D.保持生態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ABD】
2.意識的能動作用
(1)意識的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2005年單選題第1題)(2009年多選題第17題)。主要表現在: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具有創造性,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與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是物質、意識關系問題上的唯物主義。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是物質、意識關系問題上的辯證法。無論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反作用于物質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只能在實踐中發生與實現。
典型真題
(2005年單選題第1題)廣大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這一說法在哲學上的含義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變成物質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質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質【B】
(2009年多選題第17題)近一年多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機面前,人們應該積極主動應對,化“危”為“機”。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識能動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B.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C.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同時產生的
D.事不必難,知難不難【ABCD】
(2)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正確理解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系要用唯物的、辯證的觀點去思考和把握。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同時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2005年分析題第34題)。人們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應當注意:首先從實際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基本途徑;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還依賴于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典型真題
(2005年分析題第34題)在數月前由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個別具匠心的設計:三扇門上各有一個問題:“污染環境的是誰?”“飽受環境惡化之苦的是誰?”“保護環境的是誰?”拉開門,里面各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參觀者自己。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這一精巧的設計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什么基本關系?
(2)如何理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3)用辯證法關于度的觀點說明:“地球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人類的貪婪。”
同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辯證統一原理相關聯的另一個問題是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歷史決定論之所以強調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是為了實現主體的正確選擇。主體選擇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其中的關鍵在于主體選擇不能與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背道而馳。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