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
(2)梅蘭芳為什么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為成功的“經典之作”?
(3)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該怎樣對待和處理?
【答案要點】(1)這是由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決定的。真理和謬誤是相伴而生的,人類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難免發生謬誤。真理和謬誤是性質不同的兩種認識,它們是對立的。但是,真理和謬誤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轉化。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沒有真理也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也無所謂真理;真理中包含著某種以后會暴露出來的錯誤的方面或因素,謬誤中也隱藏著以后會顯露出來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和謬誤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
(2)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但超出一定范圍,它們就會互相轉化,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梅蘭芳之所以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為成功的“經典之作”就在于當出現失誤時,他能夠從實際出發,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統一,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實現了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該時,更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統一,要善于堅持和發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謬誤作斗爭,實現認識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規定。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這一原理,就必須做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
2.真理的檢驗標準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2009年單選題第2題)。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人們遵循著一定的認識去實踐,就可以引出現實的結果,把主觀的東西變為客觀的東西。
典型真題
(2009年單選題第2題)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大討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實踐之所以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
A.真理的主觀性和實踐的客觀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對性和實踐的決定性所預設的
C.真理的屬性和實踐的功能所規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D】
(2)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離開了實踐再也沒有另外的標準。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不確定性即相對性,則是指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的條件性。任何實踐都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制約,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們必須把實踐對真理的檢驗看作是全部人類的實踐即個別的、歷史發展著的、整個社會的實踐對真理的檢驗。實踐檢驗和證明真理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完結。
3.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1)價值及其特性
價值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系的范疇,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當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時客體對于主體就有價值,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越高價值就越大。價值具有客觀性、主體性、社會歷史性與多維性。
(2)價值評價及其特點
價值評價是一種關于價值現象的認識活動,特點主要有:第一,評價是以主客體的價值關系為認識對象的。第二,一般說來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系,是依據主體的特點轉移的。第三,評價結果的正確與否依賴于相關的知識性認識。
價值評價的特點表明評價并不是一種主觀隨意性的認識活動,而是具有客觀性的認識活動,只有正確地反映了價值關系的評價才是正確的評價,實踐是檢驗評價結果的標準。現實生活中由于價值評價的主體是具體的,而這些不同的主體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著差異或矛盾,這就決定了不同主體對同一個事物的價值評價也常常會產生差異或矛盾。對于任何價值評價的主體而言,其價值評價的結果只有與人民、人類整體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確的價值評價(2009年多選題第20題)。
典型真題
(2009年多選題第20題)華羅庚生前曾說:“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人類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后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這段話對我們如何實現人的個人價值的效益是
A.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的統一
B.個人價值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
C.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的實現的歸宿
D.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個人生命的長短相一致【AB】
(3)價值評價的功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
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們關于價值本質的認識以及對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評價方法的觀點的體系。它與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一致的,對人的行為起著規范和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對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促進作用。社會主義的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倡導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社會政治理想、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觀、集體主義的道德觀、真善美相統一的積極健康的審美觀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現階段要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4)價值和真理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
真理既是制約實踐的客觀尺度又是實踐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價值是實踐追求的根本目標同時又是制約實踐的主體尺度。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基礎上是辯證統一的,二者的辯證統一主要體現在:首先,成功的實踐必然是以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為前提的。其次,價值的形成和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價值的。最后,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堅持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統一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