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知識點精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此知識點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一、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的社會性質——過渡性的社會
經濟上:存在五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主要的經濟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國營經濟。
政治上: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文化上: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文化。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基本內容: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化三改)
二、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的歷史經驗
◆目的:為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筑,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開辟道路。
◆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國家采取積極引導,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際幫助的原則,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經過了初級社,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個階段。
黨和政府采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方法步驟上,從供銷合作入手,逐步發展到走生產合作的道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具體包括:第一,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第二,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第三,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第二:采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進行改造
三、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初步確立: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呢;使占世界人口1/4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又一個歷史性的偉大勝利。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