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
第 6 頁: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
34.股份制形式實現了資本積聚,增大了社會資本總額。(1998年理科辨析題第24題)
【答案要點】股份制是一種資本組織方式。股份制形式借助競爭和信用兩大杠桿,把分散的中小資本合并成為少數大資本,實現的是資本集中,不是資本積聚。資本集中只改變社會資本的組織,不增大社會資本總額;資本積聚是個別資本通過積累來增大自己的資本總額,使社會資本總額增大。
35.在資本積累過程中,實現個別資本增大的形式是(2006年不定項選擇題第21題)
A.資本循環B.資本積聚C.資本周轉D.資本集中
【答案】BD
36.某鋼鐵廠因鐵礦石價格上漲,增加了該廠的預付資本數量,這使得該廠的資本構成發生了變化,所變化的資本構成是(2009年單選題第7題)
A.資本技術構成B.資本價值構成C.資本物質構成D.資本有機構成
【答案】B
37.馬克思關于資本有機構成學說論證了(1991年文科多選題第23題)
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B.技術進步條件下生產資料生產的優先增長
C.平均利潤率的形成D.利潤率的下降趨勢
E.商品利潤的來源
【答案】ABCD
38.美國是當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仍然存在著失業工人。據美國勞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有950萬人失業,失業率達7.5%。試用馬克思主義的有關原理,闡明這一現象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伴侶。(1993年理科論題第34題)
【答案要點】近幾年美國經濟一直不景氣,失業人數時多時少,但始終存在著失業現象;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相對過剩人口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確分析這個問題。
相對過剩人口是指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力商品的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過剩人口。它表現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業工人。
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隨著資本積累的進展,資本有機構成在不斷提高,必然造成兩種對立的趨勢:資本對勞動力需求的相對減少;社會上勞動力的供給在增多。兩種趨勢的發展,會使勞動力商品供過于求,形成相對過剩人口。
相對過剩人口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見,工人失業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
39.某棉紡廠因棉花價格上漲而增加了資本的墊支,它影響該廠的(2001年文科單選題第4題)
A.資本技術構成B.資本價植構成
C.資本物質構成D.資本有機構成
【答案】B
4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2003年多選題第20題)
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B.利潤率的提高
C.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比例的降低D.資本周轉速度的減緩
E.平均利潤率的下降
【答案】ACDE
41.試述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的條件及其對社會主義企業資金運用的意義。(1993年文科論述題第30題)
【答案要點】產業資本循環經過三個階段,采取三種職能形態,具有三種循環形成。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的條件是: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態及循環的三種形式,在空間上是并存的,在時間上是繼起的。并存性與繼起性互為前提,相互依存。
馬克思主義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條件的分析,不僅進一步揭示了資本運動中的各種矛盾,而且對社會主義企業用好資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企業的資金總量,必須合理分配在貨幣資金、生產資金、商品資金三種職能形態上;三種資金的循環必須保持其連續性。只有遵循資金循環的客觀要求,才能加速企業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
42.產業資金劃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依據是資本各個部分(1999年理科單選題第6題)
A.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不同B.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質形態不同D.在循環中的職能不同
【答案】D
43.產業資本運動過程中采取的職能形式有(2000年理科多選題第21題)
A.貨幣資本B.生息資本
C.生產資本D.商品資本
E.商業資本
【答案】ACD
44.產業資本循環經歷不同階段采取的相應職能形式是(2002年文科多選題第19題)
A.貨幣資本B.固定資本
C.流動資本D.生產資本
E.商品資本
【答案】ADE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