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讀大綱修訂說明,捕捉其隱含的命題信息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理論考試大綱是教育部頒布的指導命題和考生復習的重要依據。
仔細研讀對照歷年大綱的“修訂說明”與當年的考試真題,我們就會發現大量題目均直接選自“修訂說明”。如1999年(文)兩道論述題“全面認識公有制的含義”、“20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1999年(理)論述題“依法治國的必要性”、2003年的“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2004年“三農”問題等。
考生在理解了考試大綱中修訂說明的重要性后,就需要對考試大綱中的修訂說明進行系統分析,挖掘、捕捉隱藏在其中的命題點。
Ⅱ 形勢與政策緊扣兩會,中央新決議是必考點
時事政治課于2001年考試大綱中更名為形勢與政策,但仍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為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上半年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下半年的中央全會所發表的報告文件中,其中就一些熱點問題的重要決定將成為必考內容。
研究往年考研政治理論試題,我們可以發現,當年的中央全會主要精神近5年都有試題。每年均有4~5分。
文件決議中的“目標、指導方針”之類的內容是每年的命題熱點。
Ⅲ 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為考研命題緣由
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也可能成為碩士研究生入學政治理論課考試的命題內容。
這一類命題,考查考生對這一理論或史實的理解,同時要求考生用發展的觀點,結合國內的政治經濟生活,綜合分析實際問題以及其對目前乃至今后工作的指導意義。
Ⅳ 新增考點為命題重點
如1999年考試中,新增考點的試題比例已接近考題一半的份量。但2001年考試大綱調整幅度較大,是考試課程改革的過渡期,很多考點增入考試大綱,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并非是因為其本身的重要性才列入考試大綱,所以考生要注意加以辨別,其中一些新增知識點的表述,附加了考查其意義性內容的要求,如“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等,這類考點,不僅易于命題,而且還有較大可能出大題,使考生便于聯系現實,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因此,類似的這類新增知識點考生須予以關注。
Ⅴ 吃透引證部分
1997年文、理科試卷第26題辨析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政治權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寧卻說:‘文盲是處在政治之外的’。”
1998年文科卷第23題辨析題“唯心主義哲學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1999年理科卷第35題材料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關黨的土地政策的一組材料”。
2004年辨析題第32題“……有必要限制市場機制的作用,讓擁有強制力的政府來干預”等。
以上考題所引用的一些說明理論問題的言論和例證,是考研命題的重要來源,希望引起考生的充分重視。
Ⅵ 主觀題命題知識點三年內不會重復,考生可作為客觀題考點進行掌握
主觀題尤其分析題是考試時保證基本分的關鍵。綜合歷年考試的主觀試題,即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三年內很少出現相同的情況。因此,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應試策略:三年內已經以大題(主觀題)方式出現的考點考生不必再以準備大題的方法去復習它們,以客觀題的命題形式去準備即可。
2000~2004年文理科試卷考查的具體知識點如下:
(1)2000年文科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矛盾不平衡原理。
2)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改革。
3)黨對于民族資產階級、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政策。
4)經濟全球化。
(2)2000年理科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
2)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調整變化。
3)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思想。
4)黨在不同時期關于統一戰線問題的政策與認識。
(3)2001年文科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認識的真理性和檢驗真理的標準。
2)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
3)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4)維護和平是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
(4)2001年理科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認識的真理性和檢驗真理的標準。
2)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
3)國有企業改革。
4)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5)2002年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系;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原理;意識的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關系。
2)正確評價毛澤東思想及其意義。
3)運用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和最終目標分析改革開放后收入差距擴大問題。
4)分析處理與前蘇聯、俄羅斯關系的差異及其原因。
5)中國外交所堅持的原則。
(6)2003年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文化的功能與本質。
2)國家對經濟干預和調節的內容、方式。
3)社會主義改造同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
4)辯證思維方法。
5)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
6)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
(7)2004年卷大題命題知識點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
3)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
4)“三農”問題。
5)唯物史觀。
以上歸納總結,供考生參考。
Ⅶ 三年以前的客觀性試題,重現頻率較高
往年的客觀性試題所考知識點重復出現率比較高,但是近三年內的主觀性大題所考知識點重復考的可能性很小。
2003年考研政治理論試卷試題中以原題出現的往年試題數量高達7道,相應分值達到17分,如果再加上相近的知識點,分值比重要大。其試題重復的具體情況如下:
1、客觀題部分
2003年第5題與1993年文科第4題、理科第5題幾乎完全相同,均是考查“貨幣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
2003年第7題與1997年理科第4題所考知識點相同,均是考查“級差地租”。
2003年第9題與1998年文科25題所考知識點相同,均是考查“沒收官僚資本的革命雙重性質”。
2003年第10題與1995年理科第9題完全相同,均是考查“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
2003年第18題與1994年文科第4題幾乎完全相同,均是考查“不同時期價值規律的不同表現形式”。
2003年第21題與1993年理科第6題、2000年文科第31題所考知識點相同,均是考查“股票價格”。
2、主觀題部分
2003年第36題與1994年文科第29題、1996年文科第7題和理科第8題所考知識點相同,都是考查“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和必要性”。
在每年的試題中都有相當一部分知識點的考查與往年相同,有個別題目完全一樣。由于作為科學體系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一定的時期內其理論要點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對研究生考試命題而言,更是如此。盡管每年的大綱對知識點都有所修改和調整,但是基本的理論體系中考查的知識點是相對穩定的,因此對這些知識點進行重復命題就很正常了。從歷年政治命題的情況來看,相同的知識點重復考核是命題的一大規律。
Ⅷ 關鍵詞匯隱含命題提示 慧眼識別隱含命題闡述
客觀選擇題分為單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兩種題型。仔細閱讀歷年的客觀選擇題,可以發現這樣一條規律。首先,就單項選擇題來說,會發現題目題干中有這樣一些字眼:集中到一點、從根本上說、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最大的任務、集中體現、根本原則、前提、關鍵、本質、基本特點、顯著特點等等。有了這些詞語,就對答案選項的惟一性、確定性起了保障作用,符合單項選擇題的命題要求。其次,在不定項選擇題的題干中經常會出現“其主要表現有”、“具體形式是”、“包括”等字眼,其他像在理論知識的闡述中,有“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這些“分類性”詞語的內容,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內容都較容易命制不定項選擇題。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