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本流通形式與商品流通形式的區(qū)別
下面來看看2003年真題:G-W-G′之所以被稱為資本的總公式,是因為它_________.
A、既包括買的過程,又包括賣的過程B、既包括商品運動,又包括貨幣運動
C、概括了各種資本運動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資本流通與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體現了資本運動的根本目的
分析:G-W-G′之所以被稱為資本的總公式,是因為它概括了各種資本運動的一般特征:資本家使自己的資本處于不斷運動狀態(tài)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資本發(fā)生價值增殖,得到剩余價值。所以選項C、E為正確答案。
選項A和B是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貨幣的運動過程的內容,不是作為資本的貨幣的特征,所以不正確。選項D本身敘述就是錯誤的。
二、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重要條件
勞動力在任何社會都是生產的基本要素。但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重要條件:1、勞動者有人身自由;2、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勞動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點。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它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價值可以還原為勞動者維持自己及其家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它包括三個部分:1、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2、勞動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勞動者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而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一般商品在使用時,隨著使用價值的消失,其價值也消失或轉移到其他商品中。而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創(chuàng)造假制,而且能創(chuàng)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部分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就是剩余價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價值的源泉。
三、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及其特征
資本主義生產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以獲取剩余價值為目的的生產。其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
2000年真題: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關鍵是運用____________.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資本區(qū)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原理
C、資本區(qū)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原理
D、勞動二重性原理
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不僅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同時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價值形成過程是價值增殖過程的基礎。價值形成過程既是活勞動所創(chuàng)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這兩重過程式以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為基礎的。所以這題的正確答案為選項D.
四、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體勞動,把原有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其價值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叫做不變資本。
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勞動力的使用不僅創(chuàng)造出自身價值而且創(chuàng)造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使這部分預付資本價值量發(fā)生了變化,叫做可變資本。
2001年真題:資本家經營的畜牧場中的種牛,屬于_____________.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固定資本
D、流動資本 E、生產資本
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的概念,種牛是屬于生產資本,同時也是不變資本、固定資本,所以這一題正確答案為A、C、E.
五、剩余價值率、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叫做剩余價值率(m′=m/v)。剩余價值率正確反映了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
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從而絕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是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的。
超額剩余價值是指個別資本家的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產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價值。
超額剩余價值的來源也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是每個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的直接動機;而各個資本家競相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使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余價值。
2002年真題: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余價值是________.
A、單個資本家采用先進技術降低商品個別價值的結果
B、單個資本家壓低勞動力價值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的結果
C、資本家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增加工人剩余勞動時間的結果
D、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
分析: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是每個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的直接動機;而各個資本家競相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使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余價值。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
選項A是資本家獲得了超額剩余價值;選項B是單個資本家得到相對剩余價值;選項C是資本家獲得了絕對剩余價值。都不符合題意,所以不對。
本期總結:這部分知識雖然是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但其內容具有一致性,可以用來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某些問題。所以考生在學習時,在把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提高運用原理分析說明現實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的能力。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