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就是看病難、物價高、就業難等,這也是我們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看待,怎樣解決,我們會在《從怎么看到怎么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1》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答案,并引導我們去正確認識和看待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共同努力去破解這些難題,同樣,這些熱點問題也是2012考研政治命制分析題的材料來源,需引起廣大考生的關注。其中,為大家整理了如何保持物價穩定的問題。
本書認為影響物價穩定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是成本上升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資源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各類資源性產品價格不斷升高,并引起勞動力、土地等價格相應上漲,而這些生產要素是計入生產成本的,其價格上漲也最終體現到了商品價格中。
二是輸入性影響。當前,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對我國發展的影響不斷擴大。其中,棉花等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較高,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會影響國內市場。
三是自然災害影響。這兩年,極端天氣現象較多,從西南冬春連旱到中東部持續低溫,從南方多次暴雨和臺風到北方小麥主產區冬春連旱,長江中下游還先后遭遇干旱和洪澇,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給許多農產品生產帶來很大困難,加劇了供需矛盾。
四是流通環節影響。目前我國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生產正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山東、河北、河南三省蔬菜產量占全國產量近40%,海南反季節蔬菜有78%銷到外地。這種區域結構變化,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但也需要多環節、長距離的流通,勢必增加成本。特別是自然災害多發,增加了運輸困難,推動了物價上漲。
五是流動性影響。近兩年,我國貨幣信貸供應規模擴張較快,2009年和2010年的銀行新增貸款規模分別為9.59萬億元和7.95萬億元,加上境外“熱錢”流入,流動性持續充裕,加大了物價上漲壓力。
六是投機炒作影響。由于市場秩序不規范,部分游資借勢、借題炒作,客觀上炒高了某些商品的價格,主觀上強化了市場漲價預期,成為物價上漲的重要推手。
維持物價穩定的有利因素有五點:
一是2011年夏糧繼續豐收,有利于降低通脹預期;
二是經濟增速的適當放緩,有利于減輕價格上漲的需求壓力;
三是6月份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減少輸入性通脹壓力;四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發揮積極作用;
五是翹尾因素在下半年會逐月縮小。特別是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8%,為穩定物價提供了較好宏觀經濟環境。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