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之11月1日,我們自行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州八號飛船分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準確入軌,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交會對接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這是我們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利用外層空間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
相關考點鏈接:
1.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
、爬碚搫撔率窃诶^承的基礎上,在實踐中不斷吸取新經驗、凝聚新思想、形成新認識的過程。它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能夠在更高層次上引領和推動實踐活動的開展。
、浦匾暲碚搫撔拢仨毞磳ΥR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態度。馬克思主義是客觀真理,又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一。因此,對待馬克思主義就要做到堅持與發展的統一。
2.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只有創新,才能使我們的思想和理論隨著實際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真正實現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
、艅撔掳ɡ碚搫撔潞蛯嵺`創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這是我們的治黨治國之道,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道,也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⑵要把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結合起來,以研究和解決我們在前進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理論創新的著力點,以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與時俱進的創造精神為理論創新的動力,不斷打開理論創新的新視野,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思想包含以下內容:
(1)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起著第一位的變革作用;
(2)科學技術在生產力諸要素中成為主要的推動力量;.
(3)科學技術使管理日益現代化;
(4)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
科學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⑴現代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
⑵現代科技革命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
(3)現代科技革命推動思維方式的變革。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