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研究生考試政治考前預測--南北關系、南南合作
一、南北關系
1.南北關系的內涵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關系即南北關系。南北關系的實質在于打破和消除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控制和剝削。南北關系既充滿著對立和斗爭,又存在著依存與合作關系。發展中國家只有經過斗爭,才能獲得與發達國家的合作。因此南北關系是在矛盾與合作中發展的。
2.南北矛盾
南北矛盾是指廣大發展中國家與少數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南北矛盾由來已久,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戰前南方國家大部分是北方國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戰后初期到60年代殖民體系瓦解,南方國家大多數獲得政治獨立,但經濟上仍受北方國家的剝削和控制;70年代發展中國家力量壯大,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口號;80年代以來,特別是兩極格局解體以后,南北矛盾加劇。冷戰時期,南北之間雖然開展了對話,并達成了一些協議(如四個《洛美協定》),但由于發達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堅持維護舊的經濟格局,使南北矛盾遲遲得不到解決,且日趨尖銳。
3.冷戰后南北關系的新變化
第一,南北關系中的政治問題日益突出。冷戰時期,東西關系威脅著世界和平,和平問題成為世界政治的頭等大事,南北關系中的政治問題處于次要地位。冷戰后,發達國家將意識形態和安全、軍控的重點由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從而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政治領域的矛盾突出出來。
第二,南北經濟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現了與冷戰時期不同的特點。南方國家關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已經從經濟領域擴展到國際經濟、政治領域。債務問題已成為南北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北方國家和一些國際金融機構紛紛采取措施以緩解債務危機。國際資金流向出現了從南方國家向北方國家回流的變化,使南方國家更加缺少發展資金,并承受著來自北方債權國的沉重壓力。南北貿易摩擦增加,環保問題成為南北關系中的一個突出的新問題。
第三,南北對話與合作關系加強。北方國家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開始重視加強南北合作。美國總統克林頓任內兩次訪問非洲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00年6月,歐盟15國與非、加、太地區77個國家簽署了用以代替《洛美協定》的為期20年的《科托努協定》。
第四,區域內或集團內的南北關系有所發展。
4.南北矛盾加劇的主要原因和表現
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南北政治經濟關系不平等,特別是南北經濟差距日益擴大。其次,在發展中國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西方發達國家加緊推行強權政治和經濟霸權。主要表現:在政治上,強制第三世界國家實行西方的所謂“民主”、“人權”、“多黨制”等,結果引起社會動亂與沖突,非洲幾乎半數的國家因此發生嚴重的社會動蕩。在經濟上,肆無忌憚地轉嫁經濟危機,實行損人利己的經濟貿易政策,使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條件惡化,債務負擔沉重,發展資金倒流,經濟陷入更大困難。世界因此也變得更不安寧。
5.解決南北關系的根本途徑
解決南北關系的途徑,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因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掠奪,主要是通過國際經濟舊秩序實現的。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是一場改變南方國家和北方國家在國際經濟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和不合理關系的斗爭,是反帝、反殖、反霸斗爭的延續和深化,實質是爭取共同繁榮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加強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經濟實力,以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推動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只要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實行南北合作,就可以緩和南北矛盾。南北對話有利于全球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可以得到經濟、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幫助,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這種發展對北方國家的發展也很有利。
二、 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的相互關系即南南關系、相互合作既南南合作。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領域,發展于經濟領域,深化于兩者的有機結合。1955年的萬隆會議是南南合作的先聲,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標志著整體性南南合作的開始,1973年的石油斗爭是南南合作政治與經濟結合的典范,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使南南合作的影響不斷擴大。80年代,南北對話陷入僵局,南方國家更加重視彼此之間的合作,并尋找多種合作形式。
2.20世紀90年代,南南合作呈現出新的特點
(1)地區集團化趨勢加速發展。如東南亞國家聯盟從6國擴大到10國,并加強了經濟、政治、安全、文化合作。非洲一體化開始起步,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場于1995年正式啟動,等等。(2)合作內容的多樣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3)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調整了戰略,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作用。
影響南南合作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領土與邊界糾紛、地區霸權主義、經濟矛盾以及由這些問題引起的沖突和戰爭。南南關系中有矛盾和沖突的一面,但合作關系是主流。
3.南南合作的意義
第一,它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國際經濟舊秩序存在的條件下,發展中國家只有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走集體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第二,經濟上的密切合作,促進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個發展中國家用一個聲音說話,對于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將產生重要影響。
第三,南方國家的團結合作,壯大了這些國家的力量,對于提高它在南北對話中的地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義。
4.南南合作的形式。
第一種是區域性的經濟合作。成員國之間減免關稅,實行商品自由流通,對外統一關稅和實行共同市場。例如,中美洲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市場等。
第二種是貿易合作。七十七國集團在成立發展中國家全球貿易優惠制、建立發展中國家間貿易組織、建立發展中國家多國銷售企業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
第三種是貨幣金融合作,如加勒比開發銀行、安第斯開發協會、西非國家中央銀行等,他們向其成員國提供貸款和援助。阿拉伯國家和一些貨幣金融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或優惠貸款,其特點是利息低、周期長,且不附加任何政治和經濟條件。
第四種是技術合作,如相互轉讓技術、出售專利、進行技術咨詢與培訓、交換技術情報等,以及通過發展中國家合資經營、提供技術服務和勞務等方式,發展互利的技術合作。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