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王林現象”的報道不斷被媒體揭露,“王林現象”是封建迷信思想的風水學、“大師”的代名詞。“王林現象”已經媒體持續曝光后,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極大。“王林現象”是2013年度的熱點事件,所以是2014年考研政治命題的重點。老師在深入研究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精神和大綱解析的基礎上,預測一道關于“王林現象”的材料分析題,希望能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帶來幫助。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最近,記者在河南、山西、湖北、湖南等地采訪時發現,不少單位內“獅子”成群、“奇石”成林、“怪球”扎堆……據說,單位門口的大石獅子是對“鎮邪獸”,而巨石之類則寓意“時(石)來運轉”,大球象征“有求(球)必應”。
風水學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原意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雖然風水學含有一定的科學成分,但因為夾雜太多封建迷信的內容,而逐漸被現代社會所拋棄。近些年,受商業利益的驅動,風水學似乎又重新煥發生機,不僅地產商把它奉為至寶,以此作為推銷房產的噱頭,連個別政府機關也對此深信不疑并身體力行。
個別地方政府搞風水建筑和擺設,其目的其實都是為了追求那些所謂的“寓意”。而分析這些“寓意”,無非都是些“鎮邪”、“聚寶”、“轉運”、“升官發財”、“飛黃騰達”……,基本上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沒有幾個與國泰民安相關的,假若真能上天顯靈,老百姓也是一點好處也撈不著。
政府機關大講風水,從根子上說,是一些領導干部的信仰出現了問題,忘記了共產黨員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的原則立場。如果說要有信仰,各級政府機關的信仰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的原因,也是實現長期執政的保證。做到了這一點,洪水泛濫、地動山搖都邪不壓正,影響不了社會發展大局;做不到這一點,一心謀求私利,作風腐化墮落,社會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感到膽戰心驚。
而一些地方政府領導干部,在政府大樓前大講風水,不問蒼生問鬼神,其背后的心理動機就是因為心虛:平日里不關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待社會問題和群眾意見一味回避,致使社會問題叢生、群體事件多發。對于這種直接影響仕途升遷的因素,他們不從維護發展和促進和諧的角度尋求解決,卻依靠通過建筑裝飾物彰顯權力、驅邪避害,表面上看,張牙舞爪、神神道道挺唬人,但在公眾眼里卻不過是勞民傷財、裝腔作勢、追名逐利。
前些年,各地曾興起一股拆墻透綠的新風,政府機關原來封閉得嚴嚴實實的圍墻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透見綠的鐵柵欄或者小公園。政府機關高墻的拆除,除了在景觀的上美化效果,更拉近了政府與百姓的距離。很可惜,隨著近些年一些地方大建新辦公區,原本透綠的圍墻又重新變成了高墻大院,一些地方甚至變本加厲地搞起了風水迷信。
建筑是價值觀念的表達。政府機關庭院深深、壁壘森嚴已經使普通公眾形成心理障礙,而一些地方政府機關大講風水玄學,宣揚的封建迷信,更是在政府與百姓之間設置了一道鴻溝,嚴重破壞了政府的公共形象。有這些問題的地方領導干部是該趕緊“洗洗澡、治治病”了。
——《光明網 》(2013年10月22日)
材料2
近日,“氣功大師”王林火爆網絡。7月22日,新京報以《隱秘“大師”王林的金錢王國》為題,揭開了這位江西萍鄉籍“大師”荒誕而俗氣的真實面貌。報道里面所揭露的王林,更多地是一個貪圖金錢、沽名釣譽、追求個人享受、不斷攀附達官貴人的俗人的話,那么他詛咒記者、謾罵眾多質疑者,為劉志軍、宋晨光等腐敗分子作保,則是一個是非不分、氣質惡劣的惡人。王林的特異功能并不神乎其神,照他自己說,也只是些雜耍而已。難以想象,如此一個既俗又惡的偽“大師”,如何能夠在蘆溪縣乃至萍鄉市呼風喚雨,又如何能被全國那么多達官貴人奉為座上賓?
其實氣功大師王林并非個案,僅近些年,宣揚“綠豆治百病”的神醫張悟本,號稱可以隔山打牛的太極大師閆芳……諸如此類形形色色的“大師”們,可謂層出不窮。他們曾經被當成神一般地風光無限過,后來又無一例外地被揭露、被拋棄,最終淪為笑柄。可以預見,氣功大師王林,只不過是為這串名單多增加了一個名字而已。當然,他注定不是第一人,也絕非最后一個。
從這個意義來說,王林等人只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或者說,王林等人就是時代的產物。比如,人體健康科學方面的落后和病態造就了張悟本的生存空間,人體運動潛能方面的幼稚和無知成就了閆芳的出現,而升官發財夢的無底線膨脹則直接制造了王林等人和當今正大行于世的諸多假風水先生的土壤。時代造就了這些疾瘤和怪胎,又親手將這些疾瘤和怪胎顛覆和埋葬。透過這些怪胎和疾瘤的悲劇,我們看到了當下社會、時代的陰暗面和我們缺失的東西,讓我們更加堅定了那些真善美的價值、信仰和追求。
——摘編自《光明網》(2013年7月23日)
(1)結合材料1和2,運用真理的客觀性的原理,分析“王林現象”的危害性。(5分)
(2)結合材料1和2,說明價值評價在實踐中的作用。(5分)
【考查考點】
馬原——真理的客觀性;價值評價在實踐中的作用
【答題思路】
這道分析題是關于“王林現象”的材料分析題,最近一階段“王林現象”的事件在社會上反響極大。材料1說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搞風水建筑和擺設,目的其實都是為了追求所謂的“風水”,這些官員平常不關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卻每天宣揚封建迷信,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破壞了政府的公共形象。材料2說的是:“氣功大師”王林和一些所謂的形形色色的“大師”們,擁有一批追隨者的原因是一些人的價值觀扭曲,沒有樹立正確的真理觀,這是“王林現象”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回答第一問首先要對“王林現象”這一現象定性:“王林現象”的觀點是主觀真理論的錯誤觀點。考生能寫出“主觀真理論”這一關鍵詞,會得到1分。然后分別論述: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堅持了真理問題上的唯物主義;真理的一元性是指真理只有一個,不因主體認識的差別和變化而改變。這其中的關鍵詞是“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一元性”,分別是2分。
回答第二問首先要對價值評價給出定義,這里的關鍵詞是“價值關系”,1分;然后分別論述價值評價在實踐中的作用。第一,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作用。第二,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制約作用。第三,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導向作用。這里的關鍵詞是“激勵作用”、“制約作用”、“導向作用”。第一、第二、第三各1分。
【參考答案】
(1)“王林現象”是新階段出現的封建迷信的典型現象,是封建殘余思想的具體表現,是對真理和真善美的扭曲理解,“王林現象”的觀點是主觀真理論的錯誤觀點。(1分)
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堅持了真理問題上的唯物主義。承認客觀真理同堅持唯物主義世界觀以及唯物主義反映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義都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宣揚主觀真理論。(2分)
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對于特定認識客體來說,真理只有一個,它不因主體認識的差別和變化而改變。(2分)
(2)價值評價是一種關于價值現象的評價性的認識活動,是主體在對客體屬性、本質和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把自身需要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對主體和客體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判。(1分)
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作用。(1分)第一,價值評價作為人們對自身的客觀需要和要求的自覺反映,是推動實踐不斷實現價值的精神驅動力量。(1分)第二,價值評價作為實踐的主體尺度是實踐發展的規范因素。(1分)第三,價值評價作為實踐活動的目標是實踐活動發展的導向因素。(1分)
以上是預測的2014年考研政治關于“王林現象”的材料分析題,同時對考查考點、答題思路、參考答案做了詳細解析,希望廣大2014年考生予以借鑒。祝各位考生復習順利!
編輯推薦:
名師任燕翔指導2014考研政治命題趨勢及沖刺備考·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