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考研政治,很多同學都有著認識上的誤區,認為這門科目很容易學習,容易在短時間內搞定,放到考前看一看、背一背就可以了,這是完全不對的。要知道,考研政治一共包括了5個分支學科,再細分一下就是10門具體科目,內容非常多,而且各個科目之間的差異非常大。
這些差異既表現在具體內容上,也表現在難易程度和學習方法上。例如,一般而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最難的,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分值最高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相對較為容易的,形勢與政策和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是用時最短的。有鑒于此,就2015年考研全年規劃而言,政治學習的層次性就非常鮮明了。
在春季,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學習重點是比較穩妥和科學的。上半年,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應該被當做重點來學習,力求奠定政治學科較為堅實的基礎。下半年,輔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學習,進一步夯實基礎并強化能力。形勢與政策和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則可以放到考前來掌握。那么,應該遵循什么樣的邏輯次序來學習考研政治呢?
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立明老師介紹說,籠統而言,考研政治的學習應該遵循“點——線——面——體”的脈絡和次序來進行,這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政治其他科目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一、“點”——核心概念——政治學習的基石
在考研政治,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有著大量非常重要而又比較難懂的概念,例如“物質”、“意識”、“聯系”、“發展”、“矛盾”、“實踐”、“認識”、“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工農武裝割據”、“土地革命”、“新民主主義”、“道德”、“法治”、“全球化”等。這些基本概念就像是考研英語的核心單詞、考研數學的基本專業術語一樣,是整個學科的基石,也是學習該科目的敲門磚。不牢牢把握住這些基本概念的準確含義就很難甚至根本無法建構整個學科大廈的根基,更談不上建立學科知識體系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和知識體系來解題了。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因此,從3月份甚至更早開始,同學們要著重學習和把握政治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通過老師的講授認真領會每個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自學的同學更要注意一些關鍵概念的理解,切不可似是而非、想當然地去理解。那樣將會帶來非常不好的結果,給后續課程的學習和最終答題帶來障礙。這就是弗蘭西斯·培根所說的“洞穴假象”。
首先,同學們在學習政治課程的基本概念時,要非常嚴謹,要依據教材和大綱的準確闡述去理解。比如“物質”、“實踐”、“新民主主義”等。
其次,在結合具體例子輔助理解生僻的概念時,要分清例子中的側重點,很多例子往往只是從某一個具體的側面去體現某個概念的含義,很難概括出這個概念的全部意義,因而不能用例子替代概念。比如“聯系”、“發展”、“全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
再次,要注意相似概念之間的區別,在進行類比學習的時候同時注意避免混淆。例如“意識”和“認識”、“假象”和“錯覺”、“新民主主義”和“人民民主專政”、“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
最后,在學習基本概念時,也不能陷入學用脫節、紙上談兵、“空對空”的誤區,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在運用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一方面,要在學習概念時聯系生活中的實例、聯系時政熱點、聯系政治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去理解。例如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觀部分的“歷史人物”和“人民群眾”概念時,就可以聯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在進行基本概念的學習時,也要適當地做一些專項檢測試題,了解已學概念在考試時的出題形式和考察的側重點。
二、“線”——基本命題——政治學習的精髓
如果說核心概念是政治學習的基石的話,那么基本命題可以說是政治學習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命題是指對概念之間的關系的表述,表現為一個可以進行是非正誤判斷的句子。例如“物質”、“意識”就是兩個概念,而“物質決定意識”就是一個命題。概念表現為一個單獨的詞,是沒有辦法判斷其是非對錯的。而命題則表現為一個語義完整的句子,而且本身就是一個判斷,可以對其進行是非正誤的辨明。例如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物質決定意識”就是對的,而“意識決定物質”就是錯的;在唯物史觀看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就是對的,而“歷史人物創造歷史”就是錯的。
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整個政治學科就是由一個個命題組成的。考研政治中的基本命題就如同考研英語中的重要句子、考研數學中的核心公式一樣,是整個學科的靈魂和精髓。命題在考研政治中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思想”和“理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的“歷史結論”和“經驗教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道德律令”和“法學原理”、時事與政策和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中的“時政熱點”。
和“點動成線”、“連點為線”的道理一樣,核心概念是考研政治的“點”的層面,而基本命題通過聯接相關的概念構成了考研政治的“線”的層面。這是在概念學習的基礎上必然要遇到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進入下一個環節即“線動成面”的階段必須要經歷的重要時期。對命題的學習與對概念的學習有著許多相似的方面,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對命題的學習和把握是建立在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上的。概念一旦掌握不好,對命題的學習往往困難重重。例如,如果沒有學好“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核心概念,就難以全面和準確地理解“物質決定意識”這一基本命題。
其次,命題在一定程度上比概念要容易學習和理解一些。由于命題是一個句子,而且語義完整、表述明晰,同學們往往比較好把握這個句子所要表達的基本含義。而概念往往是生僻的,即使有些和生活中的語詞相同的概念,其所包含的意義往往與生活中不一樣甚至差別很大,這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再次,命題與實際生活和時政熱點的結合比概念更為直接。例如“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命題,就很自然地和生活中的“實踐出真知”這一俗語結合了起來,但若僅僅是“實踐”和“認識”這樣的概念就稍顯疏遠了些。
最后,對命題的學習有著深化概念和掌握原理的雙重意義。在對命題的學習中,我們還原了各個概念所在的語言環境和問題域,從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概念。同時,如同考研英語的關鍵句和考研數學的基本公式一樣,基本命題構成了考研政治的基本原理。換言之,考研的考試大綱所要求的掌握基本原理實際上就是要掌握這些基本命題。
可見,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題對于考研政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這對于進入考研考場、面對考研政治試卷而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在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題的基礎上形成知識體系和答題技能,這就進入到考研政治的“面”和“體”的層次。囿于篇幅,這些將在下一期的文章中給大家進行分析。預祝同學們在考研政治的學習中“點石成金”、“飛針走線”、“面面俱到”、“渾然一體”!
考試吧精選歷年真題及經典習題組成龐大的試題庫,其特色在于名師面對面視頻解析、在線智能評估等。視頻題庫一改過去枯燥的學習方式,使考生的學習更加生動形象。
考試吧題庫更多優質試題資源助你順利通關!立即體驗>> 【手機客戶端 點擊下載】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考研"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