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目中選擇題部分一直是令考生頭疼的地方,特別是多選題。考研政治考試中多選題部分評分標準為“多選不得分,少選不得分”。這樣,假使學生漏掉了任何一個知識點,導致某一個單獨的選項判定錯誤,也可能兩分盡失。不少考生因為這個原因折戟沉沙考研考場,不能不讓人感到惋惜。
事實上,選擇題也有其特定的解題思路,不少題目都有自己的解題技巧。本文利用這些方法解釋2010-2012年考研政治考試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部分真題,希望這樣的解題思路案例能夠引導考生以更加輕松的心態面對考研政治考試。
一、發揮語言邏輯的作用
我曾與考研的學生反復講過,新東方多年前的口號“語言就是力量”在考研考試中十分有用。這么說的原因是,考研政治考試本身是一門以中文為載體表達的知識考試,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語言的一些特點直接選出答案。
2012年單選題第10題:
)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論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這兩個革命階段能夠有機連接的原因是(
A.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B.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提供了經驗
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會主義因素
D.中國國情決定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
當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一些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部分知識熟悉的同學應該反應過來了,這一部分考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也就是這一部分的第三章。解答這道題的關鍵在于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問題對革命前途和性質的影響。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所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革命。而共產黨的領導,又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一旦記得這些,那么這道題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C選項。民主革命中包含著無產階級領導這樣的社會主義因素,使得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如題所述。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這么清晰地回憶起書本知識,一旦當你完全回憶不起來,腦子一片空白的時候怎么辦呢?
利用題干文字和簡單的文史知識進行解答,這時你可以借用反問自己的歸謬法。例如對應選項A,看到這一個選項的時候先不要試著搜索已經空空如也的大腦,你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那么我們就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也可以選擇封建制,不是嗎(雖然中華民族嘗試過,失敗了)?我們也可以選擇奴隸制道路,不是嗎?選項A和題干所述結果沒有語言邏輯上的必然聯系,所以可以直接排除。而對應選項B,俄國的經驗是不是一定要遵守?或者俄國有了經驗,我們照做就行了呢?有一點文史知識的同學應該知道,如果這樣簡單的話,長征就發生不了了。這樣,運用簡單的文史知識,我們可以排除B。最后,選項D中革命分兩步走的解釋和這兩步走的關系并沒有太多關系。
總結一下,這個方法只適用于當你看到題目不知道如何作答時使用。當一道題目的考查點不在考生的知識范圍之內的時候,利用題目中的語言語句進行分析可以大大增加選擇的正確率。說得簡單一點,四個選項中只有C選項提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字眼,其余的都是謬以千里。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