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1、社會發展的動力。
①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力量。
②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④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革命力量)。
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自主性力量)。
⑥社會革命(質變)和改革(量變)推動著社會發展。
2、真理和價值的關系(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
所謂真理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從真理;所謂價值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和實現價值。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有區別的:①真理原則側重于客體性,價值原則側重于主體性;②真理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客觀制約性,價值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則體現了社會活動中的統一性,價值原則體現了社會活動中的多樣性。真理和價值統一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之中。
3、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①調節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即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②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刺激生產力的發展。③促使商品生產者發生兩極分化,形成經濟活動中的優勝劣汰。
價值規律的實現方式:市場機制是價值規律實現其作用的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由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構成。其中,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4、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必要勞動時間不變,通過絕對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工作日長度不變,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從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超額剩余價值指個別資本家采用新技術提高企業個別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所產生的差額。
5、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的劃分同不變資本、可變資本的劃分的區別:
其一,劃分的依據不同。固定資本、流動資本是根據生產資本之不同部分的價值轉移方式的不同劃分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是根據資本之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劃分的。
其二,劃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的劃分,旨在說明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之周轉速度的差別,這種差別可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產生影響;不變資本、可變資本的劃分,旨在揭示剩余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揭露資本家發家致富的秘密。
其三,劃分的內容不同。固定資本屬于不變資本的一部分,即作為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流動資本則包括全部的可變資本和作為勞動對象的那一部分不變資本。換言之,不變資本包括全部的固定資本和作為勞動對象的那一部分流動資本;可變資本僅僅包括作為用于支付工人工資的那一部分流動資本。
6、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而徹底的科學性是最根本的。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最新沖刺資料、真題答案、保過課程!
考研題庫【手機題庫免費下載】 | 搜索公眾微信號"566考研"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