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主題八: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押題統計:肖秀榮、蔣中挺、任汝芬注:藍色文字為可能出題的角度,黑色文字為針對此類問題的答題要點。
1、人民民主專政
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所謂國體,就是國家的階級性質,即國家的權力由社會的哪個階級或哪些階級掌握。所謂政體,主要是指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即體現國體的具體政治制度。
(1)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專政,其主要理由或表現是:
(1)性質相同。人民民主專政同無產階級專政一樣,是以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都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新型民主、新型專政的政權。
(2)作用、職能相同。都承擔著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擴大人民民主,鎮壓敵對勢力反抗,保衛和鞏固革命成果,領導和組織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職能。
(3)歷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逐步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和生活不平等,為未來過渡到共產主義創造條件。
(2)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主要理由或表現是:
(1)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來看,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實現了廣泛的階級聯盟和政治聯盟,具有廣泛的民主性。
(2)從概念的表述上看,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比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符合我國國情,更全面更鮮明地表達了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兩個方面的密切聯系、不可分割,防止曲解和片面性。
(3)從政黨關系來看,我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是我國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創舉和成功經驗。
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就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根本上體現了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國家政權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原則。
(3)近年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4)必須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的十八大指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加強立法工作組織協調,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②提高基層人大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代表比例,降低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比例。
③在人大設立代表聯絡機構,完善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④健全國家權力機關組織制度,優化常委會、專委會組成人員知識和年齡結構,提高專職委員比例,增強依法履職能力。
(2)我國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
(1)三權分立是指把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這種制度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派別之間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這種制度的弱點是使國家的力量難以完全集中,相當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牽制中抵消,缺乏效率。
(2)三權分立制度不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我們只能實行“議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三權雖有分工,但居首位的是立法權,行政、司法處于從屬的地位,這樣才能保證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實現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使國家興旺發達。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統一戰線學說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2)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1)它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
(2)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3)也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4)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新任務:
(1)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
(2)更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
(3)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時效性。
(4)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
(5)我國的政黨制度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同社會主義國家國體的性質相適應,具有如下特征:
(1)在我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最著特征。
(2)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有著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標,都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共同準則,以實現不同時期的總任務為共同綱領,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
(3)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入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
(4)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都受到憲法的保護,享有憲法規定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具有重要作用。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這種制度,體現了我國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合作和共同繁榮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
(2)民族區域自治是在統一而不可分離的國家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
(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黨根據我國的歷史發展、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分布等具體情況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發展要求。
(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派的歷史依據。
(2)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
(3)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異,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
5、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1)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它不僅是一種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1)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實行村民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農民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途徑。村民自治是廣大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項基本制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內容。
(2)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
(3)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