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政治中,有一個學科的非常特別,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中的哲學部分總是令很多考生無所適從。貌似只有一句話的原理闡述,背后卻有著抽象的知識體系。所以,在基礎階段,我們建議大家著手復習政治,并且把精力和中心放在哲學部分。這樣在后期的政治復習中才會越來越省力。我們也同樣建議大家,把這門學科通過模塊化的形式進行拆分。吃透難點,掌握重點,才能熟悉考點,最終在考場上游刃有余。
今天,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的馬立書老師就帶大家來學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個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官方教材(考研政治大綱解析)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界定: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發展過程始終,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矛盾,矛盾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中,人的思維中的矛盾是客觀世界矛盾的反映。那么這句話什么意思呢?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矛盾,比如生與死、高與矮、男與女……人類社會中的矛盾,大到國家之間的矛盾,小到家庭之間的矛盾。而人的思維中矛盾也存在著矛盾,如人意識中的善與惡,苦與樂、喜與樂……
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三種情形:
一是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比如說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從社會制度到具體的生活方式上都會有差異性,再比如同樣是人,有善有惡,有美有丑。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比如中華民族從1840年以來社會性質和基本國情都在發展變化。
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比如我們毛中特的重點章次第八章一直在強調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就是一個有機的系統,但這個系統中,每一個環節都在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由于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復雜性,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如社會制度的更替);矛盾雙方同歸于盡(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矛盾雙方協同運動的新形式(如共產黨不同時期建立的統一戰線);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計劃和市場的關系)。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義就在于,它既是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又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只有如實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才能采取正確的方針和辦法解決矛盾。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對癥下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好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考點我們就掌握到這里,同學們記得要及時復習并有針對性地做題。功夫下在前頭,后面才會有加倍的收獲。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查分、分數線等信息!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