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與保準的錯誤,任何問題都是相對來看的。倘使意外發生,如果一味夸大其負面性那會隨之帶來很多負面的情緒,繼而波及平靜的生活,破壞良好的心境等等,換角度考慮之,一件事情發生,也許我們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抽身,也或許吃一塹長一智因此積累了更多的智慧。現實生活中的道理如此,從政治學科認識論的角度分析關系則更加明確和清晰。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吳迪老師就為大家梳理認識論中的真理與謬誤的知識。
1.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
真理發展的過程,不僅是相對不斷趨近絕對的過程,而且還是不斷同謬誤作斗爭并戰勝謬誤的過程。真理和謬誤相伴而生,人類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難免發生謬誤。
由于真理和謬誤決定于認識的內容是否如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因此真理和謬誤是性質不同的兩種認識,它們是對立的。
但是,真理和謬誤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轉化:①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沒有真理,也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也無所謂真理;②真理中包含著某種以后會暴露出來的錯誤的方面或因素,謬誤中也隱藏著以后會顯露出來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③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和謬誤可以相互轉化。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但超出一定的范圍,它們就會互相轉化。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要善于堅持和發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謬誤作斗爭。在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正確的認識往往會導致成功的實踐,而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的實踐活動也會達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結果,導致失敗。只要人們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化不利條件為有利因素,就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變失敗為成功。
2.真理的檢驗標準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從真理角度看: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真理的檢驗標準不能在純粹主觀范圍內去尋找,而要把主觀與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對照。從實踐角度看:②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物質活動,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同客觀聯結起來并加以對照,從而檢驗主觀同客觀是否相符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不排斥邏輯證明的作用。邏輯證明是根據前提條件推斷出某種結論的思維過程。它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和擴大真理范圍的重要手段,是對實踐標準的一個重要補充,但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2)實踐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凡經過實踐證明了的一切認識都是客觀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質;實踐能夠檢驗一切認識,即使當前的實踐還不能加以判定,最終也會被以后的實踐作出裁決。
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指:一定歷史階段上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證明或駁倒某一認識的真理性;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還要繼續經受實踐的檢驗。
我們必須把實踐對真理的檢驗,看做是全部人類實踐即無數個別的、歷史發展著的、整個社會的實踐對真理的檢驗。堅持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既可防止唯心主義的隨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學的絕對化。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考研調劑、復試指導等信息!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