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六 認識的本質
1.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把認識看作是先于物質、先于實踐經驗的東西。這就割斷了認識同客觀現實的聯系,否定了認識的客觀依據,陷入了主觀隨意性。
2.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別
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第一,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第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
第三,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的。
考點七 認識的過程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第一次飛躍)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①勇于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②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2)理性認識到實踐(第二次飛躍)
實現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第一,要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要把關于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同主體需要和利益的認識結合起來,形成正確合理的實踐觀念。
第三,要把理論的正確性與現實的可行性統一起來。
第四,理論必須被群眾掌握,內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考點八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①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②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稱生產資料。③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第一生產力。
2.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狀況。
考點九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的本質
從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層次上,人的本質在于勞動。
從人與人相區別的層次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2.人民群眾的范疇
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6考研備考資料!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