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考試,根據政治時事為考生預測相關熱點。希望對考生的最后沖刺有所幫助。本文主要內容為供給側改革。
11 月以來,“供給側改革”成為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 次會議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 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兩次強調,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上稱,“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 邁向中高端”。
這種思路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建議》提出,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 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一、科學內涵
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從供給端來尋找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就成為了必然選擇。
二、構成要素
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三、措施
化解產能過剩、降低企業成本、消化地產庫存和防范金融風險是最為關鍵的4 個“殲滅戰”供給側改革應分別在勞動力、資本、創新、政府4 條主線上推進
(1)優化勞動力配置,具體路徑有三條:一是放開生育政策,補充人口紅利;二是戶籍制度改革并發展服務業,促進勞動力跨地域、跨部門流動,同時也能消化地產庫存、穩定就業;三是促進扶貧注重教育,從而提升人力資本。
(2)優化土地和資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確權和加速農地流轉,從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產泡沫。而資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資源品價改降低原材料成本,減稅降費加速折舊降低財稅成本,利率市場化結合降息降低財務成本,養老保險體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業盈利的另一項改革是淘汰落后產能,國企是主要承擔者。
(3)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首先是構建激勵機制,提升創新意愿,這有賴于資本市場的建設和直接融資的發展。其次是為企業營造寬松的成長環境,提升創新轉化率,具體措施包括推進產學研結合、提供資金便利和稅費減免。
(4)政府自身落實供給側改革,一是通過反腐、打破壟斷、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國企改革,通過合并重組提升績效,為經濟提供動力。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最新沖刺資料、真題答案、保過課程!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