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44年正值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進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寫《甲申三百年祭》。在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總結了李自成農民起義成功建立起大順朝但旋即失敗的歷史教訓,從3月19日起,這篇長文在重慶《新華日報》全文連載,文章發表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僅隔20天,毛澤東就在《學習和時局》的報告中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11月21日,毛澤東復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他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
摘編自《<甲申三百年祭>風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2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北京)。臨行前,他對周圍的人說:“同志們,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他們進了北平就變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他興奮地對周恩來說:“今天進京‘趕考’嘛。”周恩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去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摘編自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8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材料3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干部和群眾座談時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六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摘自《習近平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1)1949年春,為什么毛澤東吧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趕考”?(5分)
(2)如何理解習近平所說的“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5分)
【參考答案】
(1)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把執政比作“進京趕考”,強調必須向一些內行的人們學經濟工作,從作風和本領兩方面提出了黨的執政能力問題。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是黨執政舟始終面臨和不斷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
(2)在現階段,黨面臨四大考驗:第一,執政考驗。執政考驗的核心就是能否長期執政下去的問題。第二,改革開放考驗。第三,市場經濟考驗。第四,外部環境考驗。
新形勢下,黨需要應對四大危險:第一,精神懈怠的危險。這是和平時期最容易出現的危險,也是任何長期執政的政黨都要面臨的重大考驗。第二,能力不足的危險。第三,脫離群眾的危險。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第四,消極腐敗的危險。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對考研答案 看直播解析!
相關推薦:
2016考研政治答案 ※ 2016考研英語答案 ※ 2016考研數學答案 ※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