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當達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的規律性,“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此科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是一門亦新亦舊的政治理論課。說它新是因為十多年來高校已不開此課,說它舊是因它由原來高校的《中國革命史》演變而來的,盡管在課程體系、章節安排上與《中國革命史》有較大差異,但逃不出《中國革命史》的基本線索和內容。
此科所占分值不算多,但涉及170年的歷史,學習這門課程還是很困難的。
(一)縱與橫相結合:
從縱橫兩個維度宏觀上、總體上把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課程體系:從縱向的維度,就是要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第一,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
第二,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跡、功過是非;
第三,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黨派組織、重要會議和文獻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內容;
第四,把握和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基本理論以及基本經驗;
(二)記憶與理解相結合:
在目前的幾門公共政治理論課中,惟一帶有“歷史課”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所以,考生在復習這門課程時,除了和復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幾門“純理論”的課程時一樣,要重點掌握其基本原理外,還一定要注意掌握其“歷史課”的性質和特點,注意掌握其所涉的歷史背景、歷史課中的相關知識點,如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會議、著作及重要的時間、地點等。這門課的復習中,記憶題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客觀性試題主要考同學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所以,不僅要注意“面”、“線”,而且要注意“點”。
(三)歷史與理論相結合:
既要了解基本歷史知識,弄清歷史發展脈絡,更要把握歷史規律、基本理論、基本經驗等理論問題。從考試內容看,主觀性試題依然考基本理論、原理、歷史經驗、教訓、重要結論等。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查分、分數線等信息!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