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軍事原則,是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總結提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指導的十項基本原則,是經過戰爭實踐考驗過的制勝法寶。而考研也是一場戰爭,把它應用到復習中,該怎么解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這條原則的基本指導思想是“避敵主力打其虛弱,以便集中兵力,先弱后強,各個擊破,逐漸化解敵強我弱的形勢”。由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反革命的力量和勢力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因此為了徹底扭轉這種敵強我弱的局面,必須積小勝為大勝,通過量的積累逐步突破質的飛躍,最后實現勝利!把這一點運用到考研政治的復習中,就是在復習的初級階段,由于基礎較為薄弱,適合選擇理論難度不大的知識點首先進行突破,一方面通過種“積跬步”的方式,逐一突破。這樣不僅能能夠積累知識點,日益增強自己的理論功底,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夠逐漸培養對政治理論課程學習的信心,為后面難度較大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做好充分的能力和信心準備!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后取大城市。
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由于敵人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戰略補充基地、交通樞紐、資本家企業等都集中在大城市,因此敵人對城市就非常重視,在城市的守備力量就比較強大,設防比較堅固。而廣大農村則恰恰相反,統治十分薄弱,無兵防守。 而我軍當時攻堅裝備不足,經濟匱乏,因此,只能首先向敵人最薄弱的地方進攻,即先取中小城市,以削弱敵人的力量,使大城市陷于孤立之后,再集中兵力奪取之。這一點對政治學科復習時習題選擇來講至關重要,考生首先要給自己進行能力的正確定位,接下來就是循序漸進地提訓練習題的難度!初期選擇難度系數較低的習題,一方面是檢驗自身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強自信,但是隨著自身學習程度的加深和能力的提高,如果相應的訓練不能及時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只是原地踏步,那不僅不能檢測出真實的水平,還會導致自我定位出現錯誤判斷,貽誤復習最佳時機,最重要的是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成績!因此按照一定的梯度選擇適合自己的習題,爭取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最終取得理想的成績!
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復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奪取之。
這一條告訴我們,在考研政治的復習過程中,對重、難知識點的學習一定要力求通透,因為這些知識點往往占據了試卷的大部分分值,是決定能否順利闖關的關鍵性因素。由于考研政治的復習階段性較強,往往會有幾輪的復習,爭取在第一輪的復習中就將重難點一一擊破,不要拖沓,不要將問題遺留給下個復習階段,這樣不僅能在后面的復習中節省大量的時間,更主要的是由于前面的扎實的基礎,后面的學習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從而實現成績的快速提升!
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
在特殊情況下,則采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
這一點是針對非文科考生而言的,大部分理工科考生的政治理論功底相對文科生而言是比較薄弱的,而且由于學科屬性,理工科考生對政治理論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相比文科考生有一定差距,因此理工科考生要想在政治理論這門課程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最好的成績,就必須在復習過程中力求每戰集中優勢兵力,全力以赴,爭取每個知識點的復習都做到一舉突破,通過每個局部的勝利和時間的積累,達到劣勢到優勢的成功轉化,直到最后取得勝利!
五、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這條原則告訴我們:在組織戰役、戰斗的時候,要了解敵我雙方的情況,并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把握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戰斗準備工作。 為什么必須強調作好準備呢? 因為我們的作戰方針是打殲滅戰,要求打得穩、準、狠,不打則已、一打必殲。要達到這個目的,除集中優勢兵力外,還必須充分準備。每個戰役的勝利程度是和準備工作完成的程度密切聯系著的。準備愈充分,勝利愈大,時間愈短,代價愈小。
這一點要說明的是,每位備考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學生,對政治理論這一學科必須要有正確的自我定位,在準備進入復習階段之前就應該先對這門學科的特點、復習的重點、復習階段安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對歷年真題有個大體的了解,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便于有側重點地進行復習。由于這門學科的事實性較強,因此必須時刻留意考研政治的動態,對社會熱點,焦點以及相關觀點予以關注,鍛煉用學科內相關理論知識去解釋社會現象,做到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復習、練習和提高,為最后的勝利做好一切準備。
六、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政治理論課程難就難在理論與實際密切聯系,靈活性強,變化性大,要求具有較強的思辨力和理解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特別是對于志在奪取高分的考生而言,其要求也就更高。而政治理論的復習除了講求階段性意外,還有就是要特別重視連貫性,比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部分內容就尤為明顯,因為很多經濟學公式與原理的掌握是必須要有一個承上啟下的環節的,因此在掌握一個部分內容后只有趁熱打鐵將相關內容一一吃透,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時間和精力不必要的浪費!
七、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我們不要把政治理論的復習看成一成不變的陣地戰,只堅守在自習室埋頭苦讀的啃理論,拼命的在題海里掙扎,力求游到彼岸。其實政治理論的復習的確需要在整體的復習計劃中切割出整塊的時間,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運動戰”的必要性,即在復習其他學科的間隙,利用學科交叉學習的方式進行大腦的休息,同時可以利用其他零散的時間利用口袋書進行記憶刺激。
八、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后奪取之。
每位備考的考生都希望自己的復習能夠一網打盡,爭取不遺漏每個細節,但是復習中會發現,要想覆蓋到每個考點并非做不到,但是如若吃透每個考點并非易事,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有的放矢!即重點,難點必須堅決奪取,即使占用了大量時間,也毫不吝惜精力。而對于歷年考題中很少出現或者以非常小的分值出現的知識點,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可以有選擇的放棄,以確保大部分分值的奪取。
九、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這一點看似和考研政治不沾邊,其實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就是已經被俘獲的敵人,用之于習題也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前線,通過這種學與練的結合找出學之不足,促進學之積累,同時以練之心得去反之與學之理論同樣可以深化認識,得到新的體會,二者相得益彰,收效甚多!
十、善于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學習”雖然考研復習緊張激烈,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調整休息,大腦是難以發揮最大的功效的,最后只能身心俱疲但卻收效甚微。短時間的休整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時間,從艾賓浩斯記憶規律曲線我們得知,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過長的休息一方面對記憶的保存有一定影響,同時也需要一個相對長的時間才能回復到原有的緊張狀態,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2017考研備考資料、考研經驗!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