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金到陜北,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我們紀念80年前的勝利,是因為長征挺起了一種精神。回望長征,看清當年為什么出發,致敬英雄,感受他們信仰的力量。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翻越人跡罕至的夾金山,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1935年中央紅軍于10月19日到達陜北吳起鎮,同紅十五軍團會合,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腳點和戰略基地。至此,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先后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靜寧將臺堡(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會師。至此,三大主力紅軍的長征勝利結束。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對于長征精神體現出的信仰力量可以和理想信念結合起來把握。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和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理想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理想所描繪的不是現狀,而是與奮斗目標相聯系的未來的現實,是人們的需求和期望的集中表達,它激勵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一步步地為實現理想目標而奮斗。
理想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推動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僅具有現實性,而且具有預見性。一方面,理想是人們一定社會實踐的產物,同時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實踐;另一方面,理想必須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同時它又指明了進一步實踐的方向。實踐產生理想,理想指引實踐,理想與實踐相互作用,不斷循環上升的過程,推動著人們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在奮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奮斗。
信念同理想一樣,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認識的穩定性,人們的某種信念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
信念有不同的內涵,也有不同的層次。高層次的信念決定著低層次的信念,低層次的信念服從于高層次的信念;由于最高層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統攝力,因而它就代表了一個人的基本社會信仰。
最后衷心祝愿廣大考生考研成功!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2017考研備考資料、考研經驗!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