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1、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1)10月10日,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2)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下達停戰令。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
2、全面內戰爆發: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挑起了全國性的內戰。
二、國民黨政府處于全民的包圍中
1、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1)從《五四指示》到《中國土地法大綱》
1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這就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2)土地改革運動的熱潮:土地制度改革,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
三、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1、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1)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1從民族資產階級自身來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能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
2從所處的時代條件來看,帝國主義列強不可能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
3從中國的革命形勢來看,國民黨當局不允許任何阻止其一黨專政的力量存在。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格局的形成
1949年1月22日,《對時局的意見》,聲明表明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四、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1、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1)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作了報告,主要內容有: 1提出了迅速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 2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3指出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
4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明確指出,人民民主專政需要工人階級的領導。
(3)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會議通過了《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3個歷史性文件。《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第八章
一、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其偉大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1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世界人口總數1/4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2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
3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4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條件;
5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政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
2、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階段。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我國社會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本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
(2)中國還存在著兩種基本的矛盾:國際上是新中國同帝國主義的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3、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開展“三反”運動。這一運動是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為核心的一場大規模的群眾性政治運動,旨在懲治腐敗,拒腐防變,保持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開展了打擊不法資本家的行賄、偷稅漏稅、盜竊國家財產、偷工減料、盜竊經濟情報等不法行為的大規模的群眾性政治運動,即“五反”運動。 二、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提出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體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工業。一雙翅膀,這就是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1、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1)幾種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
1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
2第二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 3③第三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2)要堅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則,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廣的方法。
(3)在推進手工業合作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采取的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組織形式: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1)對資本主義工商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并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贖買政策。
(2)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等。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
(3)企業利潤采取“四馬分肥”的辦法,即分為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股金紅利四個部分。
第九章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初步探索
1、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1)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2)在經濟建設上,大會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 (3)陳云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
1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
2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 3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2、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成果
(1)《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1基本方針是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2《論十大關系》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闡明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理論問題。主要內容有兩點:
1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敵我矛盾用專政的方法;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 (3)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發《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提出這次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
二、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大躍進”及其糾正
國民經濟的調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以此為起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從“大躍進”軌道轉入全面調整。
第十章
一、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繼五四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之后又一場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其實質在于是不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
(1)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3、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
(1)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各地逐漸推廣開來。
(2)“統分結合”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促進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
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1、中共十二大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
2、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
(1)中共十三大的突出貢獻是比較系統地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2)中共十三大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3)大會規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共十三大的中心任務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