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馬克思主義含義
1、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學說是關于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①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標志:1848年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
②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2、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3、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發展的。
4、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統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世界觀與哲學的基本問題
1、世界觀與哲學的基本問題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才是哲學。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2、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關系的問題。
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依據。
3、哲學又可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①可知論:主張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包括唯物主義可知論和唯心主義可知論。
②不可知論:主張世界是不可以認識的,只有少數唯心論是不可知論。
4、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①辯證法是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待世界,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變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學是用孤立、靜止的觀點看待世界,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靜止不變的。形而上學否認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③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樸素辯證法、唯心主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④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
客觀辯證法: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本身固有的辯證運動規律。主觀辯證法:亦稱“思維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辯證法是第一性的,主觀辯證法是第二性的。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為劃分哲學中的基本派別確定了科學的標準。
二、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極其理論意義
1、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及其意義
列寧的物質概念是:“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在于:
①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的一元論。
②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③堅持把物質當作客觀實在性,堅持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
2、意識的起源和本質
①意識的產生、本質和能動作用
第一,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第二,意識又是社會的直接產物。勞動促進了人腦的形成,并產生了語言。
②從意識的本質看,意識是物質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意識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在內容上是客觀的。
③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意識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主動創造性;意識指導人們的行動,能動地改造世界。
3、物質運動,運動和靜止
①物質與運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運動和物質不可分割:物質離不開運動。
②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第一,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運動和靜止是相互統一、相互包含的,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第二,物質是在時間(一維性)和空間(三維性)中運動的。
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第一,時間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具有一維性或不可逆性的特點。空間指運動物質的廣延性,具有三維性特點。
第二,物質運動是客觀的,所以時空也是客觀的。
第三,時空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第四,時空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時空的無限性是指物質世界在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時空有限性是指任何一個具體事物的存在時間上是有始有終、空間上有邊有際。
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反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時空觀。
4、社會的物質性主要表現在:
①人類社會依賴于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②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物質的活動。
③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物質性。
5、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①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
②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由人類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來證明的。
③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三、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
1、實踐的本質含義
①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其基本的特征是:第一,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第二,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的能動性。第三,實踐是社會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實踐的基本特征:直接現實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③實踐的基本形式:生產實踐;處理和變革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
2、實踐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①實踐是人類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②實踐是人類同動物的根本區別。
③實踐是人的本質即社會關系總和的基礎。
3、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與統一。
自然界是獨立于人的活動之外的客觀世界,其運動變化是自發的。
人類社會是人們在特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動形成的各種關系的有機
4、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從人類產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以新的形式,延續自己的存在和發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個具有自身特殊發展規律的部分。
通過勞動實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他們的和諧統一,是人類必須面對永恒的主題。當今世界出現的生態、環境、人口、資源等全球危機問題,實際上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嚴重失衡。
5、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社會生活是對人們各種社會活動的總稱,社會生活的實踐性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實踐是社會關系形成的基礎。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第二節世界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聯系觀
1、聯系的內含和特點
①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聯系的特點: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
②系統的含義:系統是指事物由兩上以上的相互聯系的要素所構成(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的特點: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
③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要求人們具有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
2、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用聯系的理論解釋:五個統籌、社會全面發展、強調統一,反對分裂,以及分析當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全球化等理論。
3、聯系和發展密切聯系、不可分割
①聯系引起運動,運動體現聯系
②運動作為物質的固有屬性是指事物的一般變化和過程,標志事物變動的動態過程。變化是指:運動的多樣性,運動的不同過程、狀態、趨向等。
③發展是指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上升性、前進性的變化。
4、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實質是新生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①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舊事物是指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趨滅亡的事物。
②新事物必然要戰勝舊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5、發展與過程
①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②事物的發展過程是指物質運動在時間上和空間的的運動,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發展的形式。
二、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2.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①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
②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方法論的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不僅揭示了事物聯系的實在內容,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著的對立面又斗爭、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
②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斗爭性的作用是:斗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斗爭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發展的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內部的矛盾。內因(事物內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處有矛盾),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時時有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原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依據。
5、矛盾分析方法
①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②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們把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和非主要方面的辯證關系。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分析的方法告訴我們,“兩點論”與“重點論”必須相結。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